明清陕西43位回族进士

点击上方蓝字

明清陕西43位回族进士

武进士赵花凤

01、刘序(-年后),明正德十六年进士,三甲二十七名。

02、乌升,生卒年不详,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三甲一七一名。

03、乌超,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十三年武进士。

04、乌大经(?-)清乾隆二十八年武进士。

05、乌承勋,生卒年不详,清嘉庆七年武进士。

06、冯从吾(-),明万历十七年进士,三甲二二六名。

07、黑什泰,生卒年不详,清雍正二年武进士。

08、海骏,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八年武进士。

09、海骥(-?),清乾隆十七年武进士,三甲五十五名。

10、铁金彪,生卒年不详,清乾隆四十年武进士。

11、铁鼎(?-),清乾隆五十四年武进士。

12、赵花凤(-),清光绪十五年武进士。

13、白云鹤(-),清光绪二十年武进士。

14、郝渊之,生卒年不详,明景泰二年进士,三甲六十三名。

15、张国祥,生卒年不详,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三甲七十二名。

16、张志尹,生卒年不详,清顺治九年进士,三甲三百一十名。

17、张正谊,生卒年不详,清顺治十五年进士,三甲二百四十名。

18、张泗源,生卒年不详,清康熙六年进士,三甲七十四名。

19、米步青,生卒年不详,清乾隆七年进士,三甲三十二名。

20、马自强(-〉,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二甲五名。

21、马慥,生卒年不详,明万历二年进士,二甲八名。

22、马先登(-),清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三甲五十一名。

23、马应午,生卒年不详,清同治七年进士,三甲一三七名。

24、马步霄,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十五年武进士。

25、马镇国,生卒年不详,清道光二十年武进士。

26、马步瀛,生卒年不详,清光绪三十年进士,二甲五十一名。

27、解经雅,生卒年不详,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三甲十七名。

28、解经传(?-),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三甲二百零八名。

29、解经邦(?-),明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三甲一三六名。

30、解引樾,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元年进士,二甲三名。

31、解胤标,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五年进士,特一八三名。

32、解几贞,生卒年不详,清顺治九年进士,二甲五十二名。

33、解体健,生卒年不详,清顺治三年进士,三甲二百二十名。

34、解全斌,生卒年不详,清康熙二十一年武进士。

35、陈大绂(?-〕,清乾隆十三年武进士。

36、马文梦,生卒年不详,清咸丰九年进士,二甲二名。

37、穆杰,生卒年不详,清乾隆三十六年武进士。

38、米信,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十年武进士。

39、米助(-?;),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三甲一百一十一名。

40、米襄,生卒年不详,清顺治四年进士,三甲二百零三名。

41、米显(-?),明永乐十年进士,三甲六十二名。,

42、哈元祥,生卒年不详,清道光二十一年武进士。

43、哈成凤,生卒年不详,清同治八年武进士。

(以上摘自《明清回族进士考略》扬大业著)

武进士:赵花凤

武进士,是明清时代对武举及第者的专门称呼,并亦需经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四个环节的严格筛考,其中童试、乡试和会试的考试科目均为外场骑射之技的较量与内场武经七书(注:《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的合称)的默写,而藉此以谋求出人头地者其难度丝毫不逊于文科举之相关经历。

回族武进士,则更当专指明清时代出身于回族家庭的武举及第者,目前有文献可考的名回族文武进士中籍贯陕西省者共有43人,居全国各地之首,其中也包含出身西安府的武进士10人,并依次为乌超、乌承勒、乌大经、黑什泰、海骏、海骥、铁鼎、铁金彪、赵花凤、白云鹤。若依据年代划分,则铁金彪等前8人之中举时间最晚在清高宗乾隆四十年(),而赵花凤、白云鹤等2人之中举时间均在清德宗光绪年间(-),前后相距已接近百年。与此同时的陕西文进士,西安府则仅有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出身回族之刘序(-),其后则再无所出。

赵花凤,字舞楼,生于清文宗咸丰八年(),其祖辈以经商为业,并曾于明代中后期自南京水西门徙居至西安北院门,去今已至少逾四百年,而其故宅即大致处于如今北院门派出所之所在位置,并南至老金家饭庄、北到马家面馆,其后人今天则更大多散居于西安、渭南等地,而赵花凤的叔父(按:名讳未详)据坊间老人所述当年即为小皮院乌家女婿。赵花凤双亲膝下,曾育有一母同胞之手足兄弟八人,而花凤排行第二。据有关文献记载,清德宗光绪己丑科(年)之名武进士中,赵花凤亦赫然在录,并为是年之唯一回族武进士。及第后,随即赴四川出任凉州镇属安远营(按:驻地大致在今天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附近)都司、暨五品守备之职,自此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戍守生涯,后又曾转戍成都,而光绪二十年()曾赴成都陆军讲武堂学习、后于四川新军混成协任教练官的马德涵(-)亦曾在当地为赵花凤本人画像。又据《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第卷记载,守备赵花凤因故于甲辰年()停职候用,不久即自成都返陕。两年后的丙午年即光绪三十二年(),在其本人之西安北院门老宅中归真,年仅48岁。曾安葬于香米园回民义地,年迁葬于曲江三兆回民公墓。

武进士:白云鹤

白云鹤,字九皋,回族,西安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先世于明代中叶南京水西门徙居西安,迄今已逾四百年,到陕后曾长期定居在北院门南口。

光绪二十年()中,白云鹤以全国第六十四名的成绩及第武进士,《咸宁长安两县续志》中亦有明确记载。不久,白云鹤奉命入川,并曾相继担任茂州都司、汶茂县守备、成都府守营管带等职。据《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第卷相关文字记载,白云鹤本人于光绪三十四年(年)时仍在四川。

辛亥革命前夕,白云鹤自四川卸任返陕。不久,以宣统三年(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义为契机,辛亥革命全面爆发。当时身处西安的白云鹤,亦曾随同马玉贵(-)所领导的“秦陇复汉军”参加了同年10月22日(农历辛亥年九月初一)的西安起义,并与马文英一同率领回民武装余人攻打西华门。两天之后,西安城宣告光复,而白云鹤亦荣膺国民政府颁发“六等文虎章”一枚。

民国十一年(年)前后,一贯热心于西安回坊民族教育事业的白云鹤在偕同冯瑞生、马玉如、马声亭、孙锦云、苏房山等人发起成立西安回民促进会之同时,又与冯瑞生、孙锦云、韩子立、李和村、贾志安、马友骥等回族有识之士合力创办了陕西回族第一所新式小学——精一小学,(按:年改名为化觉巷小学,而政府方面的正式注册名称为“长安县立第十四初级小学”)

发起成立西安回民促进会与合力筹办精一小学等诸位回坊社会贤达,亦曾在民国十八年()的关中大饥馑期间合力参与了“西安回教救灾会”的成立和运行

文章来源:西安回访

免责声明:

本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驳风那里治得最好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ly/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