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 完善城镇设施家门口即是公园
崇武五峰村村口,工人正运土采石,这里将平整出20亩土地,并投入万元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届时,这里将是客运车辆终点站,旅客将在这里集散,从而进一步促进交通的有序规范。
“我们还完成了工业区南北主干道、通往垃圾场的道路建设,建成南环岛路和西沙湾至海景街景观大桥,完成五峰拥军路南拓及海景街改造。”崇武镇党委书记李安安介绍,9月中旬通往北环岛路的镇东路已开工,西华片区道路拓宽已招投标。这些在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方便群众出行。
还有居住问题。崇武土地稀缺,自年以后再也没有批过住宅用地。群众的居住问题一度困扰着各方。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这得到创新性解决,那就是建设小高层自住小区。
“原有40户村民的宅基地经过统筹,建成小高层后,可供户入住。”霞西村主任曾生良介绍,他们建成小高层住宅楼3幢,大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
潮乐村也建有自住小区,2幢小高层即将竣工。按照“一户一宅”政策,这块地只能解决39户村民居住需求;但建成小高层后,能容纳多户,被国土资源部调查组誉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目前,结合农村石结构危房改造,霞西、潮乐模式正在全镇推广,五峰、溪底、前垵等村落都在筹划自住小区建设事宜。据统计,该镇已改造面积亩,新建房屋85万平方米,小城镇规模迅速扩大。
在城镇化过程中,崇武还加大休闲设施建设,提升群众的幸福感。霞西村港边湖整治就是其一。
霞西港边湖休闲公园
霞西自住小区
近日,记者看到,港边湖南湖湖面开阔,波光粼粼。岸边,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这里将建环湖步行道、绿化带及游艇码头。港边湖占地约3万平方米,是因取土兴建崇武古城而形成的,地势较低。以前污水、垃圾都往湖里排,淤泥堆积,污秽不堪。去年6月开始治理的港边湖南湖正在扫尾,北湖整治也在筹划中。
五峰村大浦溪港沟整治也很成功,这里修葺一新,碧水、绿柳、路灯、广场,一应俱全,成了群众家门口的公园。此外,还有崇武文体休闲公园、潮乐文体休闲公园、海滨森林公园、半月湾公园……
五峰公园
“城镇化最终目的,是为百姓打造一个美好家园。”李安安表示,崇武将民生摆在城镇化首位,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发展品位。目前,该镇绿化覆盖率达35%,自来水普及率达8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西溪、东溪、港关澳渔港整治工程相继进行。
促进产城联动新增国家海洋公园
产业发展是支撑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引导产业转型提升也是城镇化题中的应有之义。在激烈竞争中,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管理等原因,濒临倒闭。对此,崇武镇积极引导,关停小作坊小加工厂,盘活土地资源。
崇武有石雕石材企业家,其中实力雄厚的规模企业家。崇武镇借力“退二进三”政策,鼓励能耗大、效益差的石雕石材企业搬迁、改造或关停,发展第三产业。占地10亩的昆宝石材厂就因经营不善停产,企业用地公开出让,这里将变身为由小高层住宅楼构成的花园城。
同时,结合发展“大师经济”,引导石雕石材企业建艺术馆,打造品牌,跨界经营,优化升级。其中,鼎立企业的“问石”艺术馆堪称典范,转型发展玉雕的建明玉雕城运营在即,联群、腾飞、日晟等石雕石材企业增资扩营、形成产业群,新海峡、和祥、腾飞、丰盈等企业办理园林、古建建筑外墙装饰资质。石雕石材产业转型提升,逐步向艺术型、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成为城镇新的风景,实现了产业与城镇化的联动。
旅游业在城镇化中也得到格外的重视。“崇武国家级海洋公园已通过国家海洋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预计年底前可获准设立。”李安安介绍,将利用滨海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将其建设成海岸自然生态特色明显的国家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崇武古城鸟瞰
崇武古城
据悉,海洋公园选址起于崇武国家中心渔港,止于山霞镇与张坂镇的交接处,岸线长19.2公里,选划区总面积19.17平方公里。海洋公园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三个功能区,主要景点有青山湾、半月湾、崇武古城、西沙湾、解放军庙等。
崇武还盘活全镇的旅游资源,力争将大岞民兵哨所、五峰风动石、岞山八景、惠女客栈等特色旅游资源连结起来,串珠成链。
作为核心景区,崇武古城的保护、开发也一直在进行中。国庆过后,从景区入口到灯塔约一公里长的古城墙(南段)将修缮,预计需投入万元,主要对古城墙和跑马道进行修复。而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相关规划也已编制完成。
据悉,该镇将着力培育港边湖亲水休闲区、港关澳文化美食休闲区、高雷山海洋文化教育体验区、古民居村落怀旧区、大岞惠女民俗区,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
留住乡愁记忆张扬城镇个性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绕不开的话题。对于他们而言,一口古井,一堵矮墙,一片槐树叶,一条悠悠小巷,就是记忆深处的那个故乡。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崇武镇政府也十分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留住古城记忆,延续根脉文脉。
崇武文化广场北侧,坐落着一座“四水归堂”建筑——“泉春”大厝。在周边高楼的映衬下,它并不起眼,但是建设之初,它却出尽风头。
“当时应邀建造的是官住泥水匠、五峰、霞西石匠、溪底木匠,他们是崇武技艺最为高超、最具代表性的工匠。”崇武文化站站长黄祖贤介绍。
古厝用台湾楠木、福州衫木等建造,采用榫卯结构,集石雕、木雕、砖雕、灰雕等传统技艺于一体,堪称古建工艺博览馆。尤为特别的,是庭院里的石头有规律排列,根据阳光照射的位置,即可判断大概的时辰。现在,古厝成为镇老人活动中心,在老年人的欢声笑语中生机焕发。而古厝主人旅居台湾后,其后人特地回乡,将古厝原样复制到台湾,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崇武古城影剧院也是个例证。影院建于50年代,现在看来已无特别之处。几年前的一场大火更把影院后面大部分烧毁。因此,有人建议拆除,但遭到许多人反对。原来,这座影院是由渔民自筹资金,手扛肩挑搭建起来的,原名叫渔民会场。“以前这是古城最热闹的地方,给人们带来许多乐趣。”因为承载着大家的记忆,当地计划将影院前半部分进行修缮,作为古城开发的配套和用于展览、表演场所的综合馆。
保留下来的此类古建筑还有很多,其中县级以上保护单位8处,具有纪念价值的宫、馆、寺、庙数十座。崇武古城也考虑建设古民居村落怀旧区,恢复旧有模样。作为台湾同名村,大岞将在惠女民俗文化上下功夫,借文化、历史增添城镇魅力。
“崇武古城”杯象棋公开赛
除了保护外,崇武还积极完善相关文化设施,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近年来,该镇建成占地31亩的文化广场、多平方的文化站、多处村级文化阵地,成立了崇武文化促进会。尤为难得的,是30多个民间社团蓬勃发展。其中,《崇武文学》、《崇武诗社》两份纯文学刊物创刊二三十年,依然活力四射;棋协培养出泉州地区唯一的国家象棋大师和一级棋士,并将举办全国性的象棋比赛;海泳协会举办两岸四地的游泳比赛……抓住文化沟通平台,塑造文化精神,张扬城镇个性,使崇武的魅力蓬勃如春。(曾志刚蒋灿强)
来源:惠安乡讯
编辑:王飞雄任祥杰
↓↓一般人都不会点这里,要不你试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