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抗日干部的摇篮,豫东的小延安,“三岗”普理学校
——中共豫东特委和西华县委诞生地
在西华县艾岗乡东南5公里以“三岗”(陵头岗、都城岗、苗里岗)为核心的西华抗日革命根据地,是河南省最早、较有影响的一块平原抗日革命根据地,被誉为抗日的摇篮、豫东的延安。
年20年代末,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西华县城西15公里、艾岗乡东南5公里的“三岗”(陵头岗、都城岗、苗里岗),当地民众有习武的传统,设有“校场”(jiàochǎng),有“校师”(jiàoshī)专人传授武艺。因此当地民间有“喝了‘三岗’水,大人小孩都会跷跷腿”传言。
当时,具有爱国忧民思想和正义精神的本地进步人士胡晓初、侯香山、屈申亭等人为抵御土匪入侵,组织附近群众,成立一支7多人的看家队,农民自卫武装——寨公局,胡晓初自任队长。他们打富济贫,保家防匪,仗义疏财,扒毁神庙,开办学校,队伍迅速发展到多人,最后发展建立了拥有多人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革命武装队伍。
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先后派沈东平、路岩岭等人到“三岗”,了解当地武装,团结、教育、改造了由胡晓初、侯香山、屈申亭等领导的地方农民武装。从此,这部分农民武装也就成了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武装队伍。
年到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又陆续派来了共产党员王子英、樊亚峰等人,加强西华党组织的领导。他们以陵头岗学校为阵地,向周围各处扩大活动范围。陵头岗学校年更名为“普理学校”,寓意为普及共产主义真理,让贫苦子弟免费入学学文化,宣传共产党主张。
为扩大党的影响,以“普理学校”为根本,党组织迅速在枣口、麦庄、西湖等周围村庄建立了8个分校,学生发展到多人,到年,党组织在“三岗”一带站稳了脚跟,“三岗”革命根据地已经形成。
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在“三岗”建立中共豫东特委和西华县委,培训革命青年余人,发展党员余人,建立了拥有多人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革命武装队伍。一支声势浩大的抗日大军在豫东大地迅速形成。
年2月25日夜,国民党81师纠集地方武装多人围攻“三岗”,由于我党提前得到情报进行转移,先后有2名共产党员被杀害,3人被捕,杀死无辜群众近百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岗惨案”。“普理学校”被迫停办,特委被迫转到逍遥等地进行地下活动.
中共豫东特委领导“三岗”革命根据地的4年中,来自延安、竹沟和晋东南抗大一分校的不少干部经由此地被转送到党中央、河南省委。“三岗”革命根据地成为通往延安和华中敌后根据地的交通枢纽交通站,为杜岗会师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党深入敌后抗战、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创造了良好条件。
如今的陵头岗被列为革命老区,修建于年的豫东特委纪念塔矗立在普理小学校园内,用于纪念牺牲的革命先烈。纪念塔在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普理小学校园内的中共豫东特委纪念塔
年4月西华县普理学校本支各校全体教职员合影
中共豫东特委纪念塔
革命烈士胡晓初简介
胡晓初,字普初。幼年勤学,爽直好义。成年后和侯香山、屈申亭一起组织地方武装,打富济贫,除暴安良。
年2月2日生于河南省西华县艾岗乡都城岗一个富裕家庭。
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西华县第二区和第一区区长。
年七七事变后,卖掉家中多亩土地,作为抗日经费。
在中共豫东特委领导下,和屈申亭、侯香山一起,组建一支人枪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任副司令员,同时任中共豫东(西华)特委委员。多次率西华人民自卫军东渡新黄河,到水东前线抗击日军。
年12月,率自卫军东进豫皖苏边区,改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总队,任总队长。
年2月改称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二总队,仍任总队长。
年5月率部开辟新区,被国民党逮捕,在沈丘县城英勇就义。
胡晓初从小就痛恨土匪抢劫。14岁就想靠同族哥的面子参加豫军,用手中的枪打土匪,因光杆一人被拒之门外。不到16岁,他从商水县“黑杆”头目谢貌亭那里骗来长短枪各一支,加入了豫军,后又编入了奉军,并很快晋升为连长。年,他看到奉军官兵和土匪一样鱼肉百姓,更是痛恨至极,就带着一个排的人和枪返回老家,成立了70多人的自卫武装——寨公局,自任队长。
年秋,大杆土匪李老摸,带领余人,袭击陵头岗寨。“队员们,不要怕,各小队按照分工把好一方,再加上寨内老少爷们的支持,土匪来多少,咱就收拾多少!”胡晓初看了看大家,接着吩咐着,“把枪弹准备好,把砖头、瓦块也准备足。”当土匪爬寨墙时,他就奋不顾身地下命令:“打!”“用砖头瓦块砸!”他额头骨受伤,仍不下寨墙继续指挥战斗,直至打死土匪30余人,其余土匪逃跑后,他才顾得上摸一下受伤的头。当时群众中就唱起了顺口溜“胡晓初,真英雄,砖头瓦块运上城,受伤不顾己生死,保卫人民得安宁。”周围村寨来陵头岗躲匪避难的老百姓,赠送给胡晓初木匾一块,上刻“除暴安良”4个大字。
年胡晓初加入了共产党,劫富济贫为穷人。年2月7日夜,胡晓初组织贫苦农民千余人,兵分数路,奔赴马庄、胡楼、郭庄、陆城、杨庄等地(均在西华县西夏亭镇境内),强行打开大地主马乐园、胡逊安等家的粮仓,当场将多石(一石约合斤)粮食分给农民。老百姓纷纷称赞道:“共产党是给穷人办事的,是大救星啊!”从此不少村庄的穷苦青年,也都纷纷参加胡晓初领导的西华抗敌自卫团。
西安事变发生后,豫东地区缺少抗日干部的问题亟待解决。豫东特委根据省委“大力培养干部、扩大领导力量”的决定,举办抗日干部训练班。胡晓初在特委会上说;“咱办抗日干部训练班,困难不小。可是,为了抗日救国,是刀山也要上,是火海也要下。”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扳起手指:“一缺校舍,咱就把修武小学修复扩建,我想把它更名为‘普理小学’,意为普及抗日救国的真理;二缺费用,我到辖区内让几位保长捐款,明天就会送来。现在,我把卖掉的亩田地款交给组织,全部用于解决训练班缺钱的困难。”
年12月27日,普理学校门外“团结起来,共同抗日”的标语格外醒目,校内小会场上,集合着多人,正认真地听学校董事长兼任校长兼任班主任的胡晓初的讲话:“按照豫东特委的指示,第二期抗日干部训练班,今天在普理学校顺利开班了。这期学员多达多人,来自于扶沟、淮阳、临颖、西华等四面八方。那么,都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大家说是为了什么?”“为了抗日!”“对啦!”“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抗日思想,掌握军事知识,时刻准备奔赴抗日前线,消灭日本鬼子。”他伸出右手大拇指,“我这个班主任,要求大家都争做大拇指式的抗日干部。”
年初到年秋,在胡晓初的倡议和影响下,扶沟、淮阳、沈丘、商水等地共举办训练班40多期,培训学员4多人,成为各地抗日的骨干力量,为豫东敌后游击战争作了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等,听到胡晓初在家乡卖田地办学,培训大批抗日干部的事迹后,都连声称赞胡晓初办的普理学校是豫东抗日干部的摇篮,是豫东的小延安。
到了年上半年,西华县长和全县四个区区长,都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掌权。另外,以楚博为司令,胡晓初、侯香山为副司令的西华抗日自卫军,已壮大到0多人,是豫东一支强有力的抗日武装。国民党顽固派妄图吃掉西华抗日武装,破坏豫东抗日根据地,先撤销爱国抗日的淮阳专区专员刘茂清的职务,又把中共特别党员、西华抗日自卫军司令、县长楚博诱往洛阳,并押解西安杀害。接着任命一贯仇视抗日爱国志士的刘庄甫为西华抗日自卫军司令。西华抗日自卫军向何处去,根据地能否巩固扩大?一副重担无形地落在胡晓初肩上。
刘庄甫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其妻是日本人,他到任后,到处探听部队动静,排斥共产党干部,一再追问讲课内容和大街上书写抗日标语的事情。让胡晓初十分气愤。他公开质问刘庄甫:“讲军事知识、军队纪律、抗日政策,街上刷写抗日标语,这样做有何不好?你们把楚司令杀害了,你又这样做,不是破坏抗日吗?”一席话问得刘庄甫张口结舌。
刘庄甫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强令西华部队到周口驻防,并以多发军饷相许。胡晓初义正严辞回敬了他:“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部队,想用金钱、恐吓手段是办不到的。”刘庄甫一次次丢人现眼后,又实施了一个更为毒辣的阴谋,他用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命令,催逼西华部队到舞阳整训。胡晓初和豫东特委一班人一致认为:舞阳整训的目的是要吃掉西华抗日武装。于是决定一方面拖延时间,一方面遵照省委必须东进抗日的指示,准备突围东进。
年12月1日,为了迷惑敌人,在特委的直接指挥下,胡晓初率领西华部队由周口向舞阳进发。刘庄甫自认为他的阴谋得逞,连连击着手说;“这就好了,这就好了。”脸上露出丝丝狡黠的狞笑。但他得意的太早了。
第一天,部队向西只走了30余里,太阳很高就在商水张庄一带宿营了。刘庄甫很不满意,立即责问胡晓初:“我的命令是走60里,怎么才走了30里就不走了?”胡晓初应付道:“因为我们部队没有经过锻炼,头一天脚上都磨了泡,明天就走不动了。”刘庄甫无奈地耸了耸肩。
第二天,部队向西又只走了30余里,刚至中午就传下了在冷饭店安营的命令。刘庄甫想着下午还会继续西进,后来看到并无动静,方知情况有变,非常惊慌,正感到心有不安时,胡晓初、侯香山副司令找上门来。胡晓初开门见山质问刘庄甫:“你们上边不是要整编我们的部队吗?”刘庄甫慌忙讨好道:“没有这事,请相信我,我愿与部队共患难。”胡晓初冷冷笑道:“到时候,你刘司令是担当不起的。”并让路参议员(共产党员路跃标)进屋陈述事实,路跃标说:“我奉两位副司令之命,先至舞阳打前站,安排休整之事。舞阳没有半点准备。又说可能在鲁山吧,我又赶到鲁山一问,仍无此事,那时都聚集了很多军队。”刘庄甫暗叫不好,又欺骗说:“可能是部队到后再做准备,大家不要怀疑!”胡晓初看到刘庄甫的阴谋尾巴已露出,左手一拍桌子站起来严厉地说:“我们要抗日!要你带我们东进抗日!”这时,侯香山手拿匣子手枪大声说;“调我们去舞阳整训是假,吃掉我们是真。谁不东进抗日,就叫他吃枪子儿。”当时刘庄甫傻了眼,忙忙摆手:“有话慢慢说……”话未说完,脑门的汗就像断线的珠子直往下滚。胡晓初不容刘庄甫多想,接着说:“我提三个条件,你必须答应。一是部队东进后,三天之内不准向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报告;二是不许派兵围追;三是保证在周口的部队家属安全转移。”此时刘庄甫已大汗淋漓,生怕狗命难保,一向阴险狡猾的他终于被治服,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了以上三个条件。
当日深夜,西华部队紧急集合,胡晓初站在警卫员高举的马灯下,进行动员并下达命令:“我们西华抗日自卫军再向西去,会白白地被国民党顽固派吃掉。现在执行省委指示,要折回去向东进,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合,共同抗日救国。”他紧握的拳头在空中划了一下。“我们东进抗日,路途较远,要抢渡新黄河(黄河决口改道),绕过地方保安干扰,同时还要准备打退国民党部队的围追。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是为贫苦老百姓谋福利的,一路上一定要保护好老百姓的财产,不损害群众利益。”最后,他提高嗓门大声说道:“现在,我命令以急行军速度,向东,出发!”
经过五天跋涉,克服种种困难,行程多华里,胡晓初、侯香山终于把西华部队带到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新兴集。年12月11日,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张震等首长亲自到根据地接见西华部队。宣布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二总队,下辖四、五两个团。任命胡晓初为总队长兼四团团长,侯香山为副总队长兼五团团长。
年6月1日,新四军第六支队在皖北新兴集召开“五卅”纪念大会。上午9时,彭雪枫、张震等首长都来到会场,大会刚刚开始,突然接到侦察骑兵报告:永城、宿县、毫县(亳州)的0多日伪军、90辆坦克,分三路出发,合击新兴集。情况紧急,大会被迫中断。彭雪枫立即做战斗动员:“同志们!我们开大会,敌人不让开。我们就用战斗纪念‘五卅’吧!”不到10点半的时候,在新兴集东、西、北三个方向激烈的战斗开始了。11点左右,形势恶化,一部分日伪军已冲过来了,并开始向司令员跟前的阵地发起集团冲锋。
“二总队胡队长!”“到。”“我命令你,带领四团、五团杀出去,从背后猛击上来的敌人!”“是!彭司令,我保证完成任务!”这时,早已憋足劲的胡晓初右手握枪,向空中一挥,命令道:“四团、五团,向西方向冲出去,回过头来打中间一带进犯之敌。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杀向前去,消灭敌人!”胡晓初跑在前面冲上去了,四、五团的战士的喊声震天,杀声动地,紧随着队长杀向敌人。胡晓初率领战士左打右射,迅速突出重围。并立即命令道:“四团打左侧,五团打右侧,从背后,猛力出击!”直打得在大房庄的日军溃不成军。
正在冲杀之际,传来了小女儿胡雪睛在洪泽湖被日本飞机炸死的不幸消息。他强忍悲痛,边指挥战斗边高声对战士们说:“日本鬼子的飞机,不会只炸死我女儿一个人,日军在中国天天都残杀着中国人,我们要为死难者报仇,瞄准敌人,狠狠地打!”永城方向的日军气势汹汹地冲上来了。胡晓初就率领勇士从侧面杀上去。这时,亳县方向的日军过来了,胡晓初夺过一挺机枪,又带领勇士扫射着杀上去了。
胡晓初指挥部队激战一整天,累得口吐鲜血,警卫员拉他休息,他只说一句“不行!”又冲上去了。彭雪枫司令员要他休息,他说:“彭司令,我不能下去。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战士们与敌人英勇拼搏,我怎能离开战场去休息?”随之,手枪一挥,朝着日军将要冲破的中间地带杀去。直杀得日军一听说胡家军来了,就闻风而逃。一场天昏地暗的恶战,日伪军最终溃败而去,此战击毁缴获敌三辆坦克,七匹战马,三挺机枪,多条长枪,歼灭日伪军人。胡晓初率领的二总队被彭雪枫称之为“能打敢拼的战斗团体”。
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豫皖苏边区根据地随之处于国民党军的重围之中,形势十分严峻。这时,已身为保安司令部行政处副处长的胡晓初,以大局为重,主动向组织请示:跳出国民党包围,重返西华,组织有生力量,开展斗争。经彭雪枫批准,于2月初,胡晓初带领部分队伍、枪支重返西华。年5月,路经安徽涡阳县更黄寺时,遭到国民党军骑兵第1师的突袭,终因寡不敌众,胡晓初不幸被捕,后解往沈丘县城监狱。年5月在沈丘县壮烈牺牲。
年5月5日中午,整个沈丘县城被阴云笼罩着,乌云愈来愈低、愈低愈暗。猛然间,随着“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打败日本鬼子!”“不当亡国奴”的呐喊声。胡晓初这位豫东大地上的抗日英雄,被国民党杀害了,时年34岁。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胡晓初为革命烈士,并将其遗骨迁葬于西华县烈士陵园,立碑纪念。
英烈胡晓初墓
胡晓初墓碑
解放后胡晓初遗属安排资料
捐献革命的胡晓初老宅
冷饭店兵谏(兵变)
年夏,中共河南省委根据当时的局势,指示豫东特委组成一支抗日武装,开赴豫东和皖北对日作战。豫东特委接到省委的指示后,首先利用“普理学校”各种培训班培训动员青年学生、青年农民参加抗日武装,再加上被争取了一部分地方武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拉起了一支约0人(枪)的抗日队伍,名为“西华县人民抗日自卫军”。由国民党西华县长楚博出任司令,副司令分别由魏凤楼、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担任,中共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任参谋长,中共西华县委书记王其梅任政治部主任。
西华县抗日自卫军成立后,立即东渡贾鲁河(时称小黄河),与肖望东率领的抗日先遣大队一起在扶沟县吕潭和周口给予日寇和由土匪、流氓、兵痞组成的“杂八”(伪军)部队以重创,消灭日寇和“杂八”(伪军)部队人,受到了黄泛区人民的赞扬。
但是,国民党当局不以抗日为重,下令撤销了积极主张抗日的周口地区专员刘莪青,取而代之的是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其妻是日本人的刘庄甫,接着又撤去了楚博的西华县长职务,并将“西华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改为“第一战区抗日自卫军第七路军”,其目的是“吃”掉这支由中共实际控制的抗日部队。
翌年冬,新四军领导指示部队开往豫东、皖北,配合彭雪枫司令员领导的抗日游击支队开展抗日活动。广大指战员得知这一消息后,个个兴奋不已,积极为东进做准备。此时,国民党政府也在打算着实际控制这支部队,刘庄甫天天催逼着部队西去舞阳“受训”,其实是借此将其“整编”。在这种情况下,部队领导在东进之前,为了不让刘庄甫阻扰,进而惹出事端,采用了作出西去的样子、达到顺利东进之目的这一策略。
同年12月的一天中午,部队到达砖桥区冷饭店,大队人马在此吃饱睡足后,整个下午都没有行动的迹象,这让刘庄甫感到十分不安。傍晚,刘庄甫拉着秘书林亮上门“责难”。胡晓初、侯香山早有准备,一边安排谈判,一边部署卫队警戒。刘庄甫到后,见到处布满警卫,个个实枪荷弹,胡晓初、侯香山神情严肃,已知事态有变,不免胆怯起来。当胡晓初、侯香山提出谈判时,刘庄甫感到只不过是兵谏,也就故作镇静地坐在了谈判一方的位置上。谈判桌上,双方剑拔弩张,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方坚持东进,是为了奔赴抗日前线,打击日寇,自然也就名正言顺;一方要求西去,是远离抗日前线,不顾大局,必然是理屈词穷。经过激烈的谈判,刘庄甫败下阵来,双方达成了协议。在放走刘庄甫并对他进行通电痛斥的前提下,答应胡晓初、侯香山提出的3条要求:一、部队东进3日之内不许上报;二、不许派兵围追堵截;三、部队领导人的家属、小孩都留在周口,若有伤害,后会有期。兵谏后不久,部队到达豫皖苏边区,编入新四军第六支队二总队,从此,就在彭雪枫的直接带领下,打了许多漂亮仗,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革命烈士侯香山简介
侯香山烈士,乳名金堂,学名存芝,化名郭馨斋。年10月19日出生于河南西华县艾岗乡陵头岗村一个比较富裕的武术世家。其父侯自成武功超群,曾任县国术馆馆长,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思想倾向抗日。侯香山9岁入本村小学,12岁随父学艺,平时勤学苦练,练成了一身好拳术。在父亲的熏陶下,逐渐养成了扶危济困、不畏强暴的倔强性格。
年,在奉军当连长的胡晓初动员侯香山到连队当勤务兵。同年秋,侯香山与胡晓初商定,秘密带领一排人枪返回故乡,又组织了20多个青壮年农民,防范土匪,保家卫民。同年10月,在消灭了潘岗南寨门一伙土匪后,侯香山与胡晓初商议在陵头岗成立了寨公局,组建了70多人枪的农民武装,胡晓初任队长,侯香山任副队长。他们抵抗土匪抢劫骚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接济四乡难民,深受群众拥戴,不少群众要求加入他们的队伍。到年底,发展到多人枪。
年初,国民党反动当局唯恐侯香山、胡晓初声势扩大,将侯香山委任为县保安队分队长,以便控制。侯香山到保安队后,对原武装人员进行了清理和整编,留下的大部分是穷人,成为侯香山的得力助手。因剿匪有功,国民党县政府不得不命名侯香山武装部队为模范队。
年秋,中共党员沈东平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来河南许昌、西华一带组织抗日反蒋力量,与侯香山、胡晓初等联系上后,不断在侯家吃住,经常给侯香山讲述革命道理,侯香山遵照沈东平的指示,积极配合他开展革命工作。为进一步打进敌人内部站稳脚跟,沈东平又让侯香山乘机打入国民党庐山特训班,结业后被提升为西华武装中队中队长(即侦缉队中队长)。此后,侯香山在沈东平的直接领导下,利用县政府工作有利条件在西华城西街设立了公馆,作为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接转站,多次保护了多位中共地下党员。
年秋,侯香山和胡晓初等人,自筹资金,把陵头岗小学恢复扩建为“普理学校”,校名含意为普及马列主义真理。
年,国民党把持当局收买农民武装力量中的叛变分子,企图谋杀沈东平。候香山发觉后,亲自带领侦缉队,将其一网打尽全部消灭。这年8月,经沈东平、路岩岭介绍,侯香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
年,侯香山动员其二弟侯存锦、三弟侯存瑞、叔伯弟弟侯存钊参加了胡晓初领导的地方农民武装,充实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力量,帮助他们在普理学校举办抗训班,经常亲自讲军事课,使学员增加了不少军事知识。七七事变后,候香山带领武装人员把一贯与抗日人民为敌的县党部书记长王济平、国民党县长潘龙光赶跑,积极支持新任县长楚博开展抗日工作,举办抗训班,为抗日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
年春,侯香山到四区砖桥镇任区长。这里地处三县交界,土匪猖镢,国民党反动势力犬牙交错,地主士绅反对抗日,拒交抗日粮款,甚至煽动武装叛乱。侯香山坚决执行共产党“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方针,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又先后剿灭了当地18股土匪。四区的抗日烽火迅速燃起,农民武装蓬勃发展,广大进步青年带头参军参战,全区抗日武装迅速发展到0多人枪,整编为3个大队,一个炮兵连,一个手枪队,一个特务队。
同年5月,中共豫东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指示,研究决定以四个区的武装为基础,正式成立了拥有0多人枪的西华人民抗敌自卫团(后改为西平人民抗日自卫军),下辖4个区团(后改为支队),县长楚博任司令,沈东平任参谋长(政治委员),王其梅任政治部主任,魏风楼、胡晓初、侯香山、屈申亭任副司令兼任四个区团司令。
7月,中共豫东特委遵照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西华迅速派一些武装支队到敌人后方各地打游击去”的指示,决定由沈东平、胡晓初、侯香山等人率领1余人到睢县南部,配合吴芝圃领导的第三支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侯香山率部分武装人员打退了沿途日、伪、顽军几次阻击,消灭了几股大杆土匪和地方杂牌武装。不久,西华部队奉命返回西华休整,于10月间迎接了彭雪枫、张震所率新四军游击支队的到来。临别时,侯香山送给彭雪枫一匹战马,支援部队军衣件,鞋、袜各余双,钢洋元。
年春,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国共合作,图谋消灭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将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改编为第一战区自卫军第七路,把司令楚博(中共特别党员)革职后杀害于西安,任命胡晓初、侯香山、屈申亭为副司令。不久,又以整编为名将西华部队调周口驻防,妄图调虎离山逐步消灭。面对国民党阴谋诡计,西华部队在中共豫东特委领导下,同国民党所任司令刘庄甫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侯香山在每次斗争中都是站在最前列。
同年秋,化名隐蔽的政治部主任王其梅因湖南口音,被刘庄甫怀疑,指明抽调去洛阳受训。王其梅不得不辞职离开部队。遵照特委意见,侯香山把王其梅送到西华县西夏亭岳父家避难,后在隐蔽不住情况下又转送到红花集乡的寇寨、马庄等地开展秘密活动。这时,特委决定让王其梅带领在周口不能立足的干部,到西华重新组建抗日武装。侯香山大力支持王其梅的工作,又给王其梅多人枪,王其梅以此为基础,开办抗日训练班,迅速发动组织进步青年,武装力量很快发展到多人枪。之后,王其梅率领这支武装开赴睢杞太抗日前线。
年11月,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又以调第七路赴舞阳“整训”为名,企图在舞阳吃掉这支抗日部队。为了迷惑刘庄甫,侯香山、胡晓初等率部队前去“整训”。行军两天,走了60余里到商水县冷饭店宿营,侯香山人等当面向刘庄甫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随之甩掉了刘庄甫,经过简单动员后,率部队调头以急行军的速度向东疾进。途中,侯香山指挥部队击退了国民党顽军骑兵八师追击,经过十多天长途跋涉,行程多里,终于到达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同新四军游山支队会合,受到彭雪枫司令员和支队全体战士热烈欢迎。12月底,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正式改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二总队,下辖第四、第五团,胡晓初任总队长兼四团团长,侯香山任副总队长兼五团团长。
年初开始,在二总队编成内,侯香山直接指挥第五团投入到同日伪、顽军作战,给日伪军以重创。2月,日伪军在马头寺分两路夹击第五团,侯香山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先击溃其一路,歼敌一部,炸毁敌坦克一辆,汽车3辆;又集中兵力打退另一路,歼敌余人。此战受到了师部表扬。同年5月,侯香山调任新成立的抗大四分校训练部副部长。年5月,抗大四分校在蒙城东北郭围子村被敌军包围,侯香山临危不惧,镇定指挥第一、第五队向敌军反击,掩护校部机关和女中队安全转移,避免了更大损失。
年9月,因遭叛徒陷害,侯香山和他的三位警卫员段彦宾、侯存章、陈其太在皖东北半城被错误处死。年,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根据省委指示在认真调查基础上,正式决定为侯香山和段彦宾、侯存章、陈其太等同志彻底平反昭雪。年4月2日,河南省民政厅追认侯香山、段彦宾、侯存章、陈其太为烈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民政厅主持把侯香山遗骨从半城镇迁葬到西华县烈士陵园,召开追悼大会,沉痛悼念侯香山等烈士。悼词中说:“侯香山同志参加革命后一直积极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同敌人进行了最坚决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党的好干部。”(史料来源:中共西华县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西华历史(-)》等)
革命英烈屈申亭简介
屈申亭(—),男,原名屈钊,学名屈守义,河南省西华县红花集乡屈庄村人。
年组织地方农民武装。
年投身革命。
年组织农民抗日武装。
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豫东特委委员,负责宣传和统战工作。
年12月,屈申亭在屈庄组织成立了抗日动员委员会并任主任,具体领导抗日救亡运动。他以屈庄为中心,成立了抗日民族解放少年先锋队,其子屈登瀛任队长;同时,将农民武装改建为农民抗日自卫队,这支队伍后来成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的基干武装。
年2月,西华发生严重灾荒,屈申亭率部发动穷苦农民,开展夺粮斗争。
年3月,屈申亭、王学武举办了军政训练班,并根据特委指示挑选学员组成抗日武装中队。在发展和培训武装队伍的同时,屈申亭非常注重共产党组织的建议和抗日骨干力量的培养。在他的领导下,屈庄首先建立了党支部,先后发展了30多名党员。同年4月,屈申亭任西夏亭区区长,后任西华人民抗敌自卫团(后改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副司令,率部在睢杞太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打击敌伪武装力量。
年12月,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被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为六支队)第二总队,屈申亭任副总队长。
年6月,任总队长。屈申亭在安徽省蒙城县板桥集指挥了著名的板桥大捷,击落日军飞机一架,缴获战马几十匹。
年4月,屈申亭东征抗日,在向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挺进时,所率抗日队伍遭到国民党汤恩伯部阻击包围,不幸被捕,他在安徽省临泉县惨遭杀害。英勇就义,时年44岁。
屈申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共产党员,是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和西华抗日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他曾任中共西夏三区区委委员、区长,豫东特委委员,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副司令,新四军第六支队二总队四团团长、副总队长、总队长等职。
组织地方武装初和共产党接触
年2月17日,屈申亭出生在西华县红花镇屈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年,在本村上过私塾的他由于生活困难,参加了直系军阀部队。在那军阀混乱、民不聊生的年代,屈申亭逐渐认识到,在军阀部队当兵,只能为统治阶级卖命,并不能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爆发后,屈申亭带两支冲锋枪冒险离开军阀部队,返回家乡。他走村串户,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力量,反对土豪劣绅。他与当时拥有部队人员和枪支的地方农民武装领导人、都城岗村的胡晓初多次商定成立寨公局。从年起,屈申亭四处奔波,积极活动,先后在肖横、龙池头、寇寨、后石羊组织成立四个寨公局。寨公局带领群众处决了后石羊、龙池头村的两个大土匪,赢得人们的称赞。
年春,西华周围的县市突然进驻国民党军队,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两次通缉屈申亭、胡晓初等人,当时的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通过原西北军的旧友许昌保安队长宁子襄,把屈申亭、胡晓初及其家属接到许昌隐蔽。在危难之际得到了共产党人的热情相助,屈申亭等对沈东平更加信赖和钦佩。在长期的接触中,沈东平不断向屈申亭等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情况,讲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激发他们的抗日热情和革命信心。屈申亭等人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对共产党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拥护党的抗日主张,立志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
年10月,屈申亭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屈申亭又被增补为中共豫东特委委员,负责宣传和统战工作。
宣传抗战发展队伍
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共豫东特委根据中共河南临时省工委的指示,决定大力发动群众,掀起全民抗日救国的新高潮。屈申亭就在屈庄组织成立了抗日动员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具体领导抗日救亡运动。他到附近的村庄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组织进步青年张贴抗日救国的标语。屈庄、肖横、南陵、东湖、西湖等村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屈申亭以屈庄为中心,成立了抗日民族解放少年先锋队,同时,他还将农民武装改建为农民抗日自卫队,又在屈庄成立了儿童团、妇女队、老头队、老婆队等群众性的抗日团体。
当时,中共河南省委和豫东特委给屈申亭下达了指示:“将工作重心由一般抗日救亡运动转为武装抗日斗争。”屈申亭在扩充部队的同时,加强武器装备,秘密购买了长、短枪余支,并从巩县兵工厂请来了两个技师、4个工人,又组织当地十几个能工巧匠,在屈庄建起了西华县第一个“造枪局”,在不长时间内,造“十子连”手枪多支。屈申亭领导的这支队伍后来成为西华县人民抗日自卫军的基干武装。
年4日,日军进犯,徐州、开封形势危急,豫东特委先在“三岗”,后来移到屈庄召开了历时3天的扩大会议,国民党西华县县长楚博(坚持抗日的爱国人士,后被发展为中共特别党员)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两个问题:一个是迅速建立西华县人民抗敌自卫团;另一个是改造旧政权。并决定由楚博出面,以县政府名义,把原来的四个不积极抗日的区长撤掉,任命魏凤楼为一区区长、胡晓初为二区区长、屈申亭为三区区长、侯香山为四区区长。同时,把造枪局也从屈庄搬到西夏(公开为修配厂)。区委、区政府动员全区共产党员和青年积极分子带头参军,各联保积极响应,把地方看家队的枪支、弹药全部无偿征用,并由富户捐款筹集军队经费,全区抗日武装很快发展到0多人,全县以四个区的武装为基础,迅速组建起一支由共产党掌握之下的拥有0多人的西华人民抗敌自卫团(后改为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人),县长楚博兼司令,沈东平任参谋长,魏凤楼、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为副司令,并分兼四个区团(后改为支队)司令。
年6月6日,开封沦陷。为抵抗日军,6月9日蒋介石下令扒开黄河,滔滔黄河水改道南下,流经西华,全县淹没多个村庄,冲毁80多万亩耕地,20余人丧生,百姓流离失所。遵照中共豫东特委指示,屈申亭带领部队和区政府工作人员,迅速转入抗黄救灾工作。他们动员组织群众,用小船、木筏,把一村村、一户户难民运出灾区,然后将一部分安置到附近非灾区,一部分前往他乡谋生,减少了损失和伤亡,赢得了民心,稳定了军心。
东征抗日以身殉国
年春,在许昌东门里王厂家,屈申亭主持召开了联络站武装负责人会议,会上他讲了东征抗日的设想。会后,大家分赴各地,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力量。屈申亭带领多人从许昌出发东去,经西华县南流渡口过沙河,直奔沈丘、界首,向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挺进。正当屈申亭率部向抗日根据地挺进时,遭到破坏抗战的国民党军汤恩伯部的阻击,敌强我弱,未能强渡沙河,只好在界首、沈丘、临泉一带迂回。国民党为了阻止抗日队伍渡河,规定渡河必须由国民党黄委会颁发渡河证件。屈申亭等人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找到了在当地的国民党黄委会秘书孙西超,孙表面答应办理渡河证件,却暗地向汤恩伯告密。4月的一天上午,汤恩伯以两个营的兵力包围了屈申亭率领的抗日队伍,少数战士冒险突出重围,多数战士处在敌军的枪林弹雨之下。屈申亭父子为了保护大批同志的生命挺身而出,屈申亭父子被围,并于当天下午在安徽省临泉县慷慨就义。
烈士屈申亭像
西华部队东调记
学武,原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少将,任中共河南省西华县第四区区委书记,县委书记,河南人民自卫军大队政治教导员,第一支队政治处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总队政治部主任,中共淮上地委副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淮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淮宝独立团政治委员,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部主任,淮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独立旅政治委员,江淮军区独立旅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一○一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航空学校政治委员,空军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华东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 空军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四年在北京逝世。
年夏,徐州、开封相继沦陷,豫东、皖北一片混乱。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党中央、毛主席及时指示:徐州失手后,河南将迅速陷入敌手,我军应准备向豫皖苏鲁四省发展。不久又指示华中各地党委,要动员大批的城市学生、工人、革命分子和党员,到农村去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建立游击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河南省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立即将工作重心从一般的抗日救亡运动转变为武装斗争。指示豫东特委马上组织西华县的人民抗日武装。
西华县是我党在豫东的老区之一,早在年,我党北方局就派沈东平到西华开辟工作。以后又接连派了陆岩岭、王子英、王其梅、刘作孚、范亚峰等同志在西华开办学校(普理学校),发展组织,宣传马列,宣传中国革命,唤起民众,团结、争取、改造地方武装,先后组建了西华中心县委、豫东特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西华县委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举办了“抗日训练班”、“军政干部训练班”,成立了“少年抗日先锋队“等抗日组织。
年秋,我地下党员楚博出任西华县长后,这里的抗日救亡运动更加高涨,很快席卷全县,并逐步控制了各区的领导权。当时的一区长魏风楼、二区长胡晓初、三区长屈申亭、四区长侯香山都是我党党员。当时,组建部队的条件已经成熟。王学武接到省委的指示后,首先动员党员干部和各种学习班培养出来的青年农民和学生参加部队。接着又以区政府的名义向各乡摊派人抢,加上被争取过来的地方武装,几天之内,王学武就拉起了一支约三千人枪含四个区团的抗日武装,当时叫“西华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司令是楚博,副司令是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魏风楼都是区团领导,参谋长(实际是政委)是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同志,政治部主任是西华县委书记王其梅同志。王学武是三区团的政治处主任。
部队组建后,士气很高,经过简短的政治、军事训练,立即东渡黄河,对日作战,消灭敌人多人,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杂扒队”。王学武在敌占区除了打仗外,还宣传抗日,帮助群众干活,执行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群众赞扬王学武是“真正老百姓的队伍”。
年10月,日寇占领广州、武汉后,在策略上采用了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纷纷动摇妥协,准备投降日寇。然而对共产党,他们的方针是始终不变的。他们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反共摩擦更加激烈。国民党河南政府,为了根除豫东的共产党力量,先后下令将主张抗日的周口地区地区专员刘莪青撤职,把我党地下党员、西华县长楚博也撤了职,西华县的反共实力一时甚为嚣张。他们暗杀我抗日干部、共产党员,拒缴“抗日捐”、“爱国粮”。更为严重的是,国民党一战区要将我们的”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改编为“一战区抗日自卫军第七路军”。河南省委和新四军游击支队从全局考虑,为稳定豫东的抗日局势,保持西华这块根据地,同意接受那个“七路军”的番号。
改编后,部队调往周口驻防。在周口,我们和国民党周口地区专员兼七路军司令刘庄甫展开了十分激烈的斗争。刘庄甫是河南光山人,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当过镇守使和国民党的县长、专员。他的妻子是日本人。他积极反共,又十分狡猾。
刘庄甫为了达到分化、瓦解、控制我们部队的目的,采用种种鄙劣手段。他一方面对上层拉拢、腐蚀、收买,一方面派遣特务混入部队,刺探部队情况。有时他亲自出马以司令员身份闯入部队,探听我们的虚实。他还阴险毒辣地抽调我们部队的连级军官到洛阳去受训,企图瓦解干部队伍。
面对刘庄甫的挑衅,我们针锋相对地采取了一些斗争方法。我们到周口后,派出部队帮助老百姓收麦子,在劳动中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我们还非常注意同附近的国民党部队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刘庄甫想利用花名册,查出上级党组织派到部队来的外地领导同志,把他们挤走。西华部队的组建和领导人之一王其梅同志就是被他们挤走的。吃了亏,我们就吸取教训,所有外地干部的名字都不入册,或改变职务入册。王学武的名字就没有入册,王学武穿便衣住在一家紧靠部队的店铺里。去洛阳受训的人,我们挑选最可靠的,并且组成临时的党支部和党小组,在那里照样过组织生活,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使他们拉不走我们的人。
在周口驻防半年,虽然国民党的阴谋活动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部队上下感到很憋气。我们部队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的大好河山正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践踏,我们的无数同胞正在日寇的铁蹄下呻吟、挣扎,我们怎么能在这里袖手旁观!我们都迫切盼望到抗日前线,到豫皖苏边区去。
我们西华部队对彭雪枫同志是很熟悉的。他曾是河南省委的军事部长,对我们部队的组建和成长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