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来看看使用RAZ的N种武器:还有些免费的方式,如PDF,离线版,因为不够便利,这里就不说了。在GK(A~C)阶段,我用的是原版Razkids。电信网络用上加速器后速度还行。因为是原版系统,所以图片的清晰度是最高的,非常吸引人。自带了一个攒星星换道具的系统,一度成为初期孩子坚持阅读和做quiz的动力。Razkids类似QQ秀的道具购买系统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朗读的打分似乎是个摆设,任何时候都给60分。一个游戏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的,准确的反馈,是会打消玩家积极性的。习惯养成阶段最难的是坚持,只能软件之外老母亲上各种激励手段了,关于计划与执行后文再讲。D~G:Razkids阅读+ABCreading录音之所以没有完全用ABC,是因为里面的图片缩小得太厉害了。虽然朗读是为了识字,但阅读的乐趣也还是要兼顾的。欣赏书中各种精美的图片可是一种享受呢!于是每天我们先在RAZkids里听,看,讲解,讨论,算是精读了,完成后再到ABCreading里录音。从H开始,纸质书精读+ABC录音。在低级别(A~G),我是不推荐用纸书的。一方面是因为过得快,性价比低,更重要的是电子版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实时高亮词语。我们读RAZ不是为了亲子阅读,不是为了听力输入,是为了认读。如果说听力输入是建立现实中事物与发音的对应关系,那么认读就是为了建立发音与单词的对应关系。看纸质书时,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图片吸引走了,指读也不能保证他的注意力在跟着文字走。类似KTV歌词显示的单词高亮功能,就非常实用了。换纸质书,为什么是H呢?一方面是为了视力。由于内容变丰富了,精读时间越来越长,要讲glossary,要仔细阅读里面的地图、图表、注释,就不能长时间使用PAD;下面这页讲足球规则,在电子版看不清注释,而且一带而过,用纸质书可以好好拓展。另一方面,从H开始,quiz取消了发音,这意味着孩子从这里基本可以自主阅读,不依赖听力了。所以指读、高亮在此时都不需要了,可以真正进入文字的阅读。G2(K~P)以上,使用纸质版精读,做quiz目前ABCreading的录音打分功能到K就没有了,显示效果也差强人意:图片小得可怜,文字一屏显示不完要拖动滑屏。所以弄完GK+G1(A~J),就要和它说拜拜了。ABCreadingK级显示效果按我的规划,读到K时,已经阅读进初章有一段时间了,因此打算K开始就只用纸质版,改朗读为默读,同时做quiz。难度提升时用听力辅助朗读RAZ的音频在GK和G1阶段语速极慢,一字一顿,没有连读,本来是不适合作听力材料的,所以我起初并没有给他磨耳朵,都是听1-2遍直接朗读。但从G级开始,长句子,从句明显增多,孩子读得没有那么流利了,我就每天利用碎片时间用千读+蓝牙音箱给他听音频。作为一个懒妈,有趁手的工具利用我绝不用人工。千读有两个好处:加速播放,这个功能是ABCreading没有的。RAZ音频不加速真的会听睡着==b;方便的播放列表编辑功能。本来用mp3播放器或倾听者之类也是可以听的,但是要七天大循环,每天小循环,经常去电脑端拷文件,编辑文件夹,就太考验老母亲的执行力了。千读可以随时下载需要的有声书,勾选到播放列表里,随时几秒就在手机端操作完成。这样每天给他一个播放列表,包括复习前两天的音频,预习未来两天的音频,滚动更新。最近的播放列表听多了,长句子朗读的断句、韵律明显好了。而且这些音频都很短,在外面等车,散步的间隙随听随停都没关系。如果听有声书断断续续孩子要跟你急。ps.听力带动阅读真正有效的还是用更高阶的听力材料,比如听初章小说,读G1阶段的RAZ;听中章小说,读G2的RAZ。听同级的音频,只能预习复习和提高朗读水平,并不能起到提升听力和阅读的作用。看过某牛蛙用读RAZ同时听更高阶的RAZ方法,我认为普娃是不值得借鉴的。因为RAZ作为听力材料并不太吸引孩子,不如有声书能抓注意力,达到入迷式习得。方法篇
RAZ初阶作为认读材料,其实内容编排非常是很有趣的,而且词汇量很丰富。你以为第一页是“Apple”,结果打开一看是“Athlet”……跳过初阶直接从后面开始泛读,其实有点可惜,刚开始认读的孩子读这个就再合适不过了。我把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这种分类方式可能不算严谨,但符合我不同类型不同学习方法的思路。左边三大类我统称为——认知类包括对当下生活的细致观察归纳,和对求知领域的探索,伴有大量实景图片和图表。这是RAZ最吸引孩子的部分,是阅读兴趣的来源。重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