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坚持生态高效特色打造现代农业品牌

坚持生态高效特色打造现代农业品牌——西华县现代农业强县建设步履稳健

副省长王铁到西华县调研农业生产

西华县是典型的内陆平原农业县,辖8个乡镇、3个办事处、3个农(林)场,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96万,其中农业人口86.58万,耕地面积0万亩。近年来,西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特色高效农业和现代畜牧业为主攻方向,以特色产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调优结构提升质量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积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农业产业区域特色明显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年,在实现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达到元。西华县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和全省生态林业县。

西华县委书记林鸿嘉到田间指导农业生产

高起点高定位调优农业种植结构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针对传统农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分散的问题,西华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早调整早增效,晚调整晚增效,不调整不增效。该县按照国务院粮食供给侧改革意见,“稳定粮食产量,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按照“一乡一业,一村或几村一品”的原则,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依托,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公司+农户”的发展新路子。年,西华县粮食作物面积达96.万亩,特色经济林面积6万亩,露地蔬菜面积26.7万亩,食用菌种植规模万袋,花卉苗木面积2万亩以上,规模养殖场(区)达个,形成了优质杂果、无公害蔬菜、优质食用菌、花卉苗木、畜牧养殖五大特色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突破。

河南西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在红花镇投资.5亿元兴建的规模化养殖场

2爱西华

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中坚持高起点、高定位,该县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加工业、旅游业、实施品牌化战略等结合起来,坚持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目标,用工业化的理念、市场化的思维,强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一是规模化。根据各地不同的区位优势、种植习惯等,引导农民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着力打造规模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年,全县高效设施农业发展面积多亩,露地蔬菜26.7万亩,食用菌种植规模万袋。二是标准化。标准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县农业部门经常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指导和培训,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加快农产品产地认定和认证及商标注册,使农民自觉按标准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西华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23个,面积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6个;黄桥大桃等多个品种注册了商标,产品畅销郑州等城市。三是产业化。产业化就是最终实现农业的工业化。西华县依托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建成了河南福喜、枣花面业、长永油脂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实现了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增值。

河南同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西华肉鸡屠宰车间

3

强投入建园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西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做好农业项目的实施与园区建设的结合文章,依托项目建设推进农业示范园发展,做到实施一个项目,建成一个园区,形成一个亮点,做大一个产业。同时,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几年来,全县投入财政和项目资金万元,强化了路、井、桥、沟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高效农业示范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强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目前,全县建成了皮营乡北陶营全国设施蔬菜标准示范园、西夏镇康利寿香瓜标准化种植示范园、东王营乡千亩葡萄示范园、迟营乡千亩塑料大棚蔬菜示范园、红花镇龙池头日光温室高效农业示范园、箕子台办事处日光温室高效农业示范园、聂堆镇鲤滩连栋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园、黄桥乡后石羊塑料大棚西瓜种植园等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面积.4万亩。

西华县万亩桃园喜获丰收

4

爱西华

示范园面积大,效益好。年示范园亩均产值3.8万元以上,亩效益2.3万元以上。皮营乡北陶营全国设施蔬菜标准示范园,占地面积亩,建设日光温室00座,设施内栽培面积亩。20年,财政和项目资金投入75万元,完善了路、电、井、桥、看护房等园区基础设施,推广应用了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等物理、生物技术。注册了“陶营”牌商标,实现了分等级包装销售。开展了产品质量检测,产品无害率00%。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推进了园区规范化管理。示范园年产番茄、黄瓜、茄子等优质蔬菜40万公斤,产值20万元,亩均效益4.4万元。

西华县金融扶贫项目产业基地

5

重特色扩规模做强产业扶贫基地

西华县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县的目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提升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进一步完善农业总体布局,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食用菌、花卉苗木、优质杂果、畜牧养殖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效经济作物,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西华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将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中来,延长“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链条,目前已经实施9个示范基地,投入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带动个贫困家庭、多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元。

西华县农技人员服务“三农”送技术下乡

6

爱西华

无公害蔬菜基地。以发展优质、无公害名优新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日光温室、温室大棚等反季节蔬菜和时鲜蔬菜生产,现已建成以奉母、址坊、东夏、艾岗、田口、聂堆等乡镇为主的0万亩无公害辣椒种植基地,逍遥镇万亩无公害香葱种植基地,田口乡2万亩无公害豌豆生产基地,大王庄乡亩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黄桥乡万亩无公害洋葱种植基地,以及以迟营、大王庄、黄桥、红花等乡镇为重点,建成日光温室、温室大棚、拱棚等为主的0万亩无公害特色反季节鲜蔬菜生产与加工基地。目前,全县日光温室总数已达到个、面积亩;塑料大棚总数达到多个、面积多亩;全县无公害蔬菜面积达30万亩。

7

爱西华

优质食用菌基地。重点抓好田口乡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示范小区和大王庄双孢菇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推动食用菌卫生安全体系建设。现已建成了以田口、大王庄、西夏、聂堆、红花、清河驿等乡镇为主,以黑木耳、双孢菇、鸡腿菇、白灵菇、猴头菇等品种为主的优质无公害食用菌生产与加工基地,全年种植规模达到万袋。田口乡滩上村大部分农民从事食用菌生产,被誉为“中原食用菌第一村”;河南鑫菇源菌业公司年产鲜菇吨,销售收入.8万元,实现利润.6万元,带动农户多户,每户增收2万余元。

8

爱西华

花卉苗木基地。在不断发展壮大现有花卉苗木品种繁育产业的同时,西华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适销对路的花卉苗木新品种,并成立专业协会,壮大种植、销售队伍,建成了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整体化销售的网络体系,打造了以用材林苗木、经济林苗木和绿化苗木为主的苗木品牌,林业育苗面积不断扩大,以红花镇、聂堆镇、黄桥乡为中心辐射各乡镇,以规模大、品种多、质量好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苗木生产大县”,成为闻名遐迩的“苗木之乡”,每年育苗面积达2万亩以上。

9

爱西华

畜牧养殖基地。西华县以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和产业化为抓手,强化政府推动,抓好龙头带动,实行科技驱动,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实现了畜牧业数量、效益的同步增长和质量的提高。通过外引内育、贴息贷款、政策补贴、项目倾斜等措施,新建田口牧原万头母猪繁育场、红花牧原年出栏30万头生猪育肥场和叶埠口牧原头母猪繁育场,全县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6个,年出栏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47个;年出栏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89个;年出栏万只肉鸡的大用福喜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规模养殖场(区)已发展到个,畜牧业总产值达30亿元,西华成为了全国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县。

0

爱西华

都市生态农业基地。西华县利用乡村自然景观、丰富的林果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发展以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都市农业,成为搞活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县拥有葡萄、大桃、桑葚等各类观光采摘园5处。西华县黄桥乡万亩桃园,春季花似海,夏季果飘香。县委、县政府和黄桥乡依据田园风光优势,投资.6亿元建成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中心,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桃花节”,每年3月底4月初,吸引0多万名游客前来游园赏花。每年7月,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桃园采摘大桃。“桃花节”也成了项目签约、信息传递、技术传授的平台,为全县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年,西华县万亩桃园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西华县无人机产业园生产的无人机在开展植保作业

传技术育主体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西华县先后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努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积极鼓励企业、合作社、种田能手,采用返租承包、租赁、入股、联合经营等形式,将土地集并起来,统一规划,用于蔬菜、瓜果、花卉、特种水产等高效农业项目发展,积极稳妥推进规模化园区建设。

在具体运作方式上,以合作社或企业为龙头,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通过“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园区+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5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示范合作社9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8家,县级示范合作社64家。家庭农场5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2个。

2

爱西华

在技术服务上,西华县科技人员下沉包村、包园区,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和新技术;并为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线搭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所开展合作,建立农技推广联盟,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同时,多渠道加强农民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保障。(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审核:马云生

编辑:丽娜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ly/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