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张猛通讯员陶宗海
“这里的桑椹果大、多汁,酸甜可口,饿了还有风味小吃......”5月16日,专程前来采摘桑葚的游客郭红说。
5月10日,河南益品桑椹采摘旅游节开幕,时间为期一个月,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摘桑葚、品桑果,饮桑酒,聊桑蚕,地址在西华县黄桥乡安罗高速西华西站向西米路南。
当日,艳阳高照,空气清新,在益品桑椹采摘园里,游客们正在采摘成熟的桑葚。青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桑葚挂满枝头,鲜嫩饱满,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游客徜徉其中,不亦乐乎,酸甜多汁的桑椹很是惹人喜爱,每天都会吸引众多周边县市游客及村民游玩、采摘。
椹园的主人叫杜沛鑫,今年35岁,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生专业。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上市公司从事产品销售工作,月收入不菲。年返乡创业,种植桑椹、加工生产桑葚酵素、果酒等系列产品,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据杜沛鑫介绍,整个桑葚园占地亩,桑葚品种30多个,年产桑椹40余万斤。除了让游客采摘品尝椹果以外,该园的椹果主要用于酿造桑葚酒及酵素,其加工生产的“五月椹”牌桑葚酒及酵素,畅销全国,很受消费者欢迎。
桑葚被称为“民间圣果”,是当下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可以直接食用、酿酒、加工桑葚食品、制作桑叶茶等,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以补血滋阴,生津止渴,补肝益肾、调节睡眠,具有健体、明目、抗衰老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品”。
杜沛鑫的父亲杜建丰是一名老林业工作者,退休后,帮助杜沛鑫打理桑葚园,对于桑葚的益处,如数家珍,可以说张口就来。采摘节开园后,他当起了义务解说员,每天不厌其烦地给游客讲解桑葚果、叶及枝条的好处和作用,特别是遇到有女士带小朋友来采摘游玩,老杜就给小朋友蚕桑文化及蚕宝宝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趣,乐而忘返。
日上正午,如果你不想走,园里还有地锅鸡、农家菜、烧烤、逍遥胡辣汤、陕西凉皮等地方风味小吃,吃桑葚、品桑葚美酒、饮桑葚酵素,不远处还有儿童游乐园,吃的喝的玩的都有,真正让你体验一把农旅、文旅游玩的乐趣。
“这种集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农业模式,既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西华县政府品牌办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果园还发展林下循环经济,园里散养了鸡、鸭和鹅,吃地上虫子、草籽和掉落的水果,桑园不打农药、家禽粪便直接施到桑园里;地下种有金蝉,是三年前种的,今年就可收获了,预计金蝉收入可达万余元。
除此之外,桑果的采摘、金蝉爬出地面的捡拾、桑枝的修剪等全靠人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当地的劳动力,每到用工时节,椹园都会招用周边余名村民到种植基地务工,每人每月也有余元的务工收入。
“俺在益品桑椹园采摘桑椹,每天都有多元的收入。”今年64岁的黄桥乡孙堤村贫困户赵美荣高兴地说。
西华县委常委、副县长周勇表示,益品椹业种植基地是县政府着力打造的“一品牌四对接三基地两园区”工程首次推选的种养加基地之一。县政府品牌办采取多项措施帮扶其发展壮大,使其成为当地种植、加工行业龙头企业。允许其使用“西华田园”公用品牌商标;通过举办淘宝直播活动、参加农博会、农洽会等帮其推销桑葚酒及酵素;投资万元,帮扶其新建水果发酵灌装车间一座,目前已投入使用。
近年来,西华县充分发挥女娲城、盘古寨遗址、杜岗会师纪念馆、五七干校旧址等文旅资源优势,鼓励支持兴办万亩桃园、千亩葡萄园、千亩月季园等观光农业,贾鲁河湿地公园、颍河湾滨河公园等休闲旅游业,吸引周边游客,带动增收,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举措。益品桑葚采摘节及接下来即将开幕的小吊瓜、香瓜、水蜜桃、芦笋、葡萄采摘等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开幕,将对西华县休闲旅游产业起到极大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启乡村休闲旅游的新篇章。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该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