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正是这句至理名言,激发了我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热情。年师范毕业后,我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家乡—西华县奉母镇,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教师,令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二十几年来,我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模范履行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二十年来,面对我的学生,我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一直坚持着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九点学生进寝室后,我才离开教室,然后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第一手材料。与学生同劳动、同学习、同休息、同锻炼、同欢乐、同悲伤。大龄结婚,未请一天婚嫁;孩子出生,休完产假立即上岗。本人也从未因为生病耽误学生一节课,年冬天,曾连续咳嗽2月之久,晚上咳嗽地睡不成觉,白天依然拖着疲惫的身体出现在课堂上,讲不了一句完整的话,就要咳嗽半天。学生看不下去了,就多次劝我去看病,当时任班主任,教生物的老师请了产假,我代我班的语文课和生物课,有时还要兼顾一下英语课(英语老师也请了产假),我不放心孩子们,就一天不停的往教室跑。一周20多节课加上班级一些繁琐的工作,我不堪重负,但心里始终信奉着这样一个信念“干一行就一定把它干好”。于是我只是靠周末两小时的输液和吃些小药来支撑难受的身体,直到年初,医院体检中,被查出左乳房上有肿块,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可是因为放不下这72个孩子,我一直拖到年暑假,改完期末试卷,发放了通知书,班级工作一切安排妥当后,医院,被确诊为乳腺癌。治疗刚结束,我就带着假发(治疗期间头发脱光)走上了讲台,校领导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没让我继续担任班主任,我就担任了七年级级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今年的2月份,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开学延期,我更意识到一名道法老师肩上担子的重大:一要积极响应上级的"停课不停学"号召,把疫情带来的学生学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二要针对疫情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进行心理疏导.上网课的起初,我多方拜师,终于明白了怎么联播,怎么发送作业.接下来的我,认真做好教学预案,一遍一遍的观看不同的网络教学视频,从中对比选择,把更多疫情下的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用到我的课堂中,挑选的内容既要关乎课本内容的学习,又要对学生的心理有疏导作用.自从开始网上授课后,我倍感压力.我的儿子上高二,女儿上五年级,都要上网课.扔下好久不用的笔记本电脑,换了零件重新派上用场.新添了手机齐上阵.三人上课时间冲突是常有的事.为了互不影响,我会等孩子休息的时候,整理思绪写教案,录制视频,折腾到半夜.老母亲常提醒我:"千万不能因为上网课再累垮了身体."我只能一笑了之.我虽不能像医护人员走到抗疫一线,但我可以做到坚守教育教学的防疫战线.学生每天提交的二百多份作业是我每晚八点以后雷打不动的任务,逐一批改并逐人给予及时详尽的文字和语音反馈.最初当听到有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不能正常上网课,我戴上口罩义无反顾的走到了孩子家中,与家长与孩子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谈学习,谈疫情.孩子们满心喜悦的回到了课堂上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复课后举行的期中考试中,我所担任的道法课实有学生成绩名列全县第五。
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在工作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身先士卒,二十多年如一日。在教育学生时,我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王豪同学,父母离异给他心灵造成创伤,他性格变得孤僻,并拒绝老师的帮助和教育。对此,我从不灰心,平时认真观察这名学生的言行,把握他的心理,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一次交谈不行,就来第二次、第三次……还经常劝导他、鼓励他。使他受到强烈震动。他愧疚地说:“老师,从今以后,你就看我的行动吧。”从那以后,他真像变了个人似的.学校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很少能顾及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了对留守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经常和他们的家长电话交流,和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交流、谈心,让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放心,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动向。
多方学习,丰厚专业素养。
在教学中,我更注重的是钻研业务,精心处理好每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在课余时间总是不断地学习,努力丰富自己的阅读,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拥有高远的认知和健全的人格。
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一腔热血洒杏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