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5日星期二农历十一月初一
〓导读〓
●《人民日报》刊发夏更生署名文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赵素萍到周口市郸城县、扶沟县调研
●武国定:坚持“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成果
●我省召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
●年河南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田万生
●尉氏县:菊花绽放助增收
●西华县:胡辣汤催生“味”动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路径
●讲出你的故事!“我与脱贫攻坚”征文开始了
●河南省扶贫公共服务热线公示
——————————————————
★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
——年1月24日,习近平赴河北张家口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这样谈脱贫攻坚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5年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会议要求,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新华社)
《人民日报》刊发夏更生署名文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2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9版刊发中国品牌论坛特别报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论坛,其中刊发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署名文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文中说,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8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扶贫道路。这些经验和做法,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一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二是有科学理论的指引,三是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四是有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五是有开发式扶贫方针,六是有超常规的政策举措,七是有全社会的合力攻坚,八是有严格的监督考核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作出重要部署。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要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人民日报)
赵素萍到周口市郸城县、扶沟县调研
12月8日至9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素萍到周口市郸城县、扶沟县调研。
赵素萍指出,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借鉴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增产增效,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农民致富有门路、有底气;坚持脱贫攻坚政策不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无缝对接,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总攻战,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河南日报)
武国定:坚持“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成果
12月9日,副省长武国定到沈丘县调研产业扶贫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武国定强调,贫困乡村、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后,要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重要位置。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帮扶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要切实履行职责,持续把党的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好;要持续做好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等“两类人群”的监测帮扶工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要持续抓好扶贫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新融资发展模式,把扶贫产业变成脱贫地区的支柱产业,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河南日报)
我省召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
12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扶贫扶志专场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我省扶贫扶志的情况。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德亚在发布会上通报了我省扶贫扶志成效的5组数据。一是5.07万,全省累计培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5.07万人。二是1.8个百分点,年至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元增加到.5元,年均增长10.8%,比全省农村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三是四个全覆盖,全省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百姓文化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贫困县所有乡镇全覆盖。四是一个动态清零。全省实现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动态清零。五是57.23%,截至目前,全省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建成率91.74%、文明村建成率57.23%。(河南日报)
年河南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田万生
田万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叶县支行行长。
他创新扶贫贷款模式,带领叶县支行成功申报叶县辛店至常村扶贫道路改建工程PPP项目贷款8.83亿元,是河南省农发行单体投放最大、境内最长的扶贫旅游道路,全长94.公里,途经45个行政村,惠及贫困人口人,优化了区域交通体系,整合了特色文旅资源,提升了山区乡镇环境,为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省扶贫办)
尉氏县:菊花绽放助增收
近日,河南尉氏县张市镇石潭村同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内,金黄的菊花竞相绽放,党员志愿者与村民一起,麻利地采摘菊花。几天后,这些经过烘干的菊花将发给江西、安徽的收购商。
石潭村种植的菊花名叫“金丝皇菊”,是一种高档的泡茶佳品。今年6月份,石潭村经过多方考察,由村两委班子牵头,成立同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建+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模式,流转亩土地发展特色种植。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石铜宝介绍,茶用菊花每亩收入可达余元,种植风险小、经济效益高,具有很好的带贫作用。
石潭村的菊花种植是尉氏县“十链百园千基地”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尉氏县坚持产业扶贫为要、扶贫产业为先,狠抓扶贫产业发展,目前已构建县乡村三级发展体系,实现了“一乡一业一园区、一村一景一基地”产业发展新局面,依托乡村特色产业,结合产业链打造、产业园创建,围绕粮油瓜果菜等特色种植,以及牛羊鸡鸭鹅蜂等特色养殖,重点建设个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扶贫产业基地,以土地流转、务工就业、代种代养、跟种跟养、收益分成等多种带贫方式,助力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带贫效果突出、助农增收明显,带贫户次,人均增收元。(人民日报客户端)
西华县:胡辣汤催生“味”动力
12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华县境内的河南胡三姐食品有限公司,看到现代化的胡辣汤汤料生产车间宽敞整洁,1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正在做装箱包装的宋献红乐呵呵地说:“我在这里工作,月均收入0多元,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挺好的。”在西华县像宋献红这样通过在胡辣汤汤料生产企业打工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农民不在少数。
近年来,西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胡辣汤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集种植、熬汤、加工、经营、销售、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胡辣汤产业,先后举办了四次胡辣汤大赛,成立由县委书记林鸿嘉任组长的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专门成立西华县胡辣汤产业发展中心,提出“让胡辣汤走向世界,让世界爱上胡辣汤”发展战略。
为持续拉长产业链条,该县还通过与科研机构对接,把传统美食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开发研制出一系列新产品。目前,西华县已建成胡辣汤调料龙头企业16家,研制开发了8大系列、46个品种调料,年产汤料万件,年产值4.9亿元。
这个“味”强力带动贫困群众就业。目前,西华县从事胡辣汤及相关行业的人员达12万人,效益突破40亿元。尤其是在抓胡辣汤产业促脱贫方面,免费为名贫困人口提供技术培训,优先安置名贫困人口在胡辣汤企业就业。
这个“味”强力拉动农业产业发展。熬制胡辣汤的原材料主要有牛羊肉、面粉、辣椒等,大多是原产于当地的优质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壮大直接激活了种植业、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年,全县发展“过程农业”10万亩,高效农业面积达到3.1万亩,粮食总产96万吨。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省市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也带动了逍遥镇30多个特色农产品形成了较大规模,全县形成了邦杰、瑞祥肉牛养殖加工等一大批“农”字号加工企业。目前,西华县形成了“众业拱一味,一味成众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河南日报农村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路径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对此,我们需遵循系统性原则,多措并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相对贫困、更加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更加注重凝聚各方力量,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扎实巩固和拓展提升,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要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机制。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样一个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方力量、集聚各方智慧,形成互相帮扶、先富带后富的合力。为此,要在制度建设上发力,既要发挥好政府在扶贫规划制订、扶贫政策执行、扶贫责任落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又要发挥好社会和市场力量的积极作用,凝聚合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强大支撑。(经济日报)
讲出你的故事!“我与脱贫攻坚”征文开始了
为更好发挥《河南脱贫攻坚手机报》的信息桥梁作用,挖掘一批扶贫开发一线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宣传处、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河南手机报将面向所有读者开展“决战决胜!我与脱贫攻坚”征文活动。
投稿可以是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精神的体会与心得;也可以讲述基层一线开展脱贫攻坚的做法、经验、成效,展现扶贫开发工作的亮点和特色;可以是贫困村、贫困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及社会帮扶、扶贫救困的先进典型事迹,还可以是贫困户亲身经历的感人事迹、脱贫经验和做法等。
投稿可根据主题内容附1-3张图片,图片为真实照片与人物,也可单独投稿与脱贫攻坚相关的摄影作品。
本次征文将设置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优秀作品将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系列媒体上刊播。
投稿请于年12月30日前报送电子版稿件至邮箱:
qq. 联系人:李俊坡王正星
河南省扶贫公共服务热线公示
为方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监督河南省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促进全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履职尽责,畅通贫困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现将省扶贫公共服务热线予以公示。
监督-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