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后石羊村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彭世繁文/图

猴年春节假期刚过,记者来到西华县黄桥乡后石羊村采访,该村一位退休老局长杨国干介绍说:“我退休在家定居5年,后石羊村新农村建设发生了5大变化:街宽了、路平了,路灯明亮,绿化树四季常青;村民生活质量提高了;村民衣着讲究了;村民住楼房的多了;各种商店入村,村民便利了。”

后石羊行政村辖19个村民组,多户,近口人,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村内有主要道路7条,小街小巷48条。年以前,后石羊村主要街道都是土路,坑洼不平,交通不便。小街小巷更是杂物堆积,污水横流。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涛,带领村“三委”班子到县扶贫办、农开办、交通局等相关部门跑项目、要资金,5年争取到项目资金多万元,把村内7条主要街道都修成了水泥路。配套资金不足,王涛还带头捐款,采取党员干部捐一些,在外成功人士凑一些,群众集一些的办法筹集资金,村内小街小巷也都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

在美化村容村貌的前提下,该村还重点抓好村级服务功能建设,村委会支持村民新建、改建、扩建对村民生活有益的门店及摊点。村委会招商引资多万元,在村头建成了大型生活超市“红樱桃生活广场”,方便村民生活。在村委会的带动下,一批超市、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年底,村内有超市5家,商店、饭店10个,农资、电器电料门店4家。年近70岁的村民王金山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村民吃得饱,穿得好,住得好,买卖、办事不出村,和城里人一样生活。”

该村还把新农村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改厕、改厨、改水、改路、改房,促进农村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为了把美丽乡村建设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村委成立领导组,组织了30多名党员、村干部、群众代表为“义务卫生员”,坚持在全村范围内每天打扫卫生,清运垃圾。村民门前“五包”责任制,实行奖罚,村委每周督促检查,每月一评比,一季度一通报,年终对多次被评为先进的农户给予物质奖励,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点评??

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幸福指数

西华县委书记林鸿嘉

年以来,西华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院美、街美、村美、景美、人更美的显著成效。年底,西华县被国务院新闻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年、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

全县涌现出了柴城村、常村、后寨村、后石羊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特别是后石羊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除完成硬化、绿化、亮化外,还突出抓好村级服务功能的建设完善,引进大超市,新建商店、门店,银行入村,电话代办,村民办事、买卖不出村。后石羊村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西华县委、县政府将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深入持久地抓下去,使美丽乡村建设深得民心,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让村民过上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幸福生活。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ly/7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