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要不,您就别出门了!”
电话里在省城执行任务的儿子劝慰老陈,而后是长时间的沉默……
与儿子心心相通的老陈仿佛听到儿子在哽咽。
老陈安慰儿子:“放心!没事儿,我一直戴着口罩呢,接触了物品立即用酒精消毒,每天都消好几回呢。”
“那,你要防护好……”儿子哽咽着挂掉了电话。
老陈心里堵得难受,思绪涌上心头……
老陈名叫陈富根,是西华县昆山街道办事处纪工委纪检监察员。儿子小陈有出息,大学时期就入了党,毕业后留在了郑州,成为了郑州铁路局公安处的一名特警。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击碎了多少家庭春节欢聚的梦想,其中也包括老陈一家。
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年终岁尾乘客多,火车站治安任务繁重。倒了几天班,腊月二十九,小陈下夜班后,来不及补觉就匆匆赶回西华老家,想趁着两天休息时间陪伴父母过春节。老陈夫妇对独生子的回家,非常高兴,一边安排儿子先睡会儿,一边着急忙慌地剁馅、和面、包饺子。
谈工作、谈未来儿媳妇,正当一家人围坐在堂前欢天喜地地吃饺子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了。
老陈本能地摸了摸自己的手机,没响。
“是我的,嘿嘿。”在父母面前,孩子永远都是孩子。
“爸、妈,单位通知让归队。”一碗饺子只吃了几个,小陈就匆匆踏上返回单位的征程,空留老两口和一双来不及放到碗上的筷子。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为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减少人员流动,西华县昆山街道办事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外来车辆、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城区,城区车辆、人员不得出城走亲访友。
大年三十儿晚上九点多,老陈接到单位通知,明天早上速到该县东关大桥疫情防控卡点值班。
西华县东关大桥是东部乡镇进入县城的必经之地,过往车辆多、人流量大。老陈和社区干部、医务人员、公安交警对过往车辆、人员一一检查,该登记的登记,该劝返的劝返。有理解的也有不理解的,吵闹的、谩骂的热闹非凡。老陈和同志们耐心劝说解释,苦口婆心劝阻引导,测体温、做宣传,忙得脚不连地儿。每天下来,冷风刮得头疼,口罩勒得耳朵疼,劝说得嗓子疼,站得腰腿疼……
“儿子应该也是这样吧。”刚一回家,老陈就自言自语。
“刚给我打过电话,问的跟你一样!锅里的饭热乎着呢,赶紧吃饭!”小陈妈最清楚,父子俩都彼此想着对方。
登记底数清、人员去向明、每天汇总上报,值守仍在继续,老陈仍在坚持。截至2月9日,东关大桥卡点已登记过往车辆余台、人员余人次,已劝返车辆、人员不计其数,人员流动量持续下降,有效防止了病毒的传播。
“今天咋样?身体吃得消吗?”小陈给老陈打电话问道。
“你小子,爸爸我硬朗着呢!”老陈用教育学生时代的小陈般回应道。说完,电话两头都传来哈哈大笑的声音。
最让老陈开心的,就是接到儿子电话的时候,儿子担心牵挂家里,每天下班就是再晚也要给老陈打电话,一是报平安,二是问平安。父母更担心挂念儿子,父子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相互提醒。
从入党到工作,老陈一直用正直、坚毅的品行影响着小陈。从小时候祖国的花草,长成为祖国的大树,小陈变得成熟、懂得了担当。同为共产党员的父子俩,在各自的抗疫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坚定信心,与千千万万个党员干部一道,为全国打赢疫情阻击战默默地奉献着,因为他们知道:有国,才有家。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