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特辑我和我的家乡EP13河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那里,住着最亲近的人,那里,藏着最难忘的事。

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

故乡周口,是一座小城,没有山的巍峨,没有水的清秀,有的却是一份质朴,一份厚重。

文化之城,乐享周口

提到周口这个名字,很多人或许会联想到“周口店”这么个文化遗产,但周口是河南的一个地级市,而且这里的历史也是非常久远的,周口是伏羲故都和老子的故里,一直有着“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被中华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

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有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炎帝神农氏播种五谷,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周口古属陈国,《诗经·陈风》赫然在目。战国末期,为楚都所在地,史称郢陈。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时期,陈为皇子领地,繁荣昌盛,富甲一方。魏晋以来,以淮阳为中心历次设郡置府。

明朝初年,周口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周口,饱口腹之欲

1.沈丘烧牛肉

沈丘县里烧牛肉,唐朝末年就已有,祖传工艺来烹制,咸香细烂最可口。

2.汴岗大盆鸡

汴岗大盆鸡是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汴岗镇的特色美食。大盆鸡采用当地土鸡,加以辣椒、花椒、八角、桂皮、香叶、肉蔻、白芷、丁香等烹制出来,色泽微黄,味美肉嫩,汤汁浓稠,十分可口,来品尝者络绎不绝。

3.淮阳酱蒲菜

淮阳酱蒲菜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的特产。蒲菜根茎剥去外皮,呈银状,生吃脆甜无丝,味美可口;熟吃久煮发脆,鲜嫩芳香;酱制别具风味,更为独特。

据《淮阳县志》记载,孔子于前年到陈州(今淮阳城)时,在陈绝粮饥饿难当,其学生子路下城湖拔了几根蒲子,剥去根茎的外皮。试尝之后脆甜可口,于是仲尼师徒饥腹得饱。

4.逍遥镇胡辣汤

逍遥镇胡辣汤是中华风味名吃之一,色香味俱佳,且能醒酒提神,开胃健脾,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

  

  

承前启后,游玩有地

1.伏羲太昊陵

太昊伏羲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帝王,他“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向日月那样光明。为纪念祖先功德,春秋时这里已建伏羲陵墓。

今存陵园内建筑为明代建筑,结构与明代皇宫相仿。它分内外二城,内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内古柏夹道、碑刻林立、晨钟墓鼓、声闻数里。统天殿又叫大殿、前殿,是整个陵园中最大建筑,殿高米,面积平方米;殿内有高大的神龛,内塑伏羲坐像,左右配有神农、黄帝、少昊、颛项塑像。

2.袁氏旧居

袁氏旧居,位于项城市东南12公里王明口镇袁寨(自然村)。整个住宅分前中后三大院,五个小院。前院是大厅,两边是厢房。中院有东厢楼,西厢楼,中间是三间腰楼。做过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就出生于腰楼的西间房内。后院东西厢房各三间,堂楼三间,总面积平方米。现保存完好的是袁世凯出生的腰楼三间,前院的东厢房三间修葺一新现作为保管所办公室、书画展厅。

整体建筑群由17个天井院所组成,共占地50余亩,住宅瓦楼房计66座(间),各单体建筑均系砖木结构,硬山式,是一座极具典型的“明末清初”寨堡型宅邸,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3.明道宫

明道宫,位于河南鹿邑县城东部,始建于汉,兴于唐天宝年间。距老子出生地10华里,老子晚年曾经在这里讲学,后百姓传说老子于此处骑青牛飞升成仙。明道宫内的老君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唐朝天宝二年,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

沿33层台阶进入老君台上的山门,是正殿,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东西偏殿各一间。台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沿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有享殿、玄元殿、迎禧殿、观复亭、崇道亭、腾云阁、文昌阁、八卦台、众妙之门牌坊、犹龙堤、弘道苑等景点。

小城周口,有着悠久的历史,充满了古老的魅力。这里,是“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地;这里,有着“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资源,这里,更是“三皇故都、道家之源、姓氏之根、杂技之乡,神话之都”……中华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演八卦、分阴阳、作网罟、养六畜、定姓氏、制嫁娶,掀开了华夏文明的序幕;人类始母女娲抟土造人、繁衍人类,创立了人间的婚配制度;炎帝神农兴农事、教耕稼、种五谷,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

她可能不发达,她可能不繁华,她沉默、孤寂、与世无争,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沧桑,然而我依然无怨无悔地爱着她!我爱那些美丽动人的故事,我爱那些秀丽隽永的风景,我更爱那些勤劳善良的人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ly/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