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县西北22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半截楼。一千多口人,10多个姓氏,互相之间虽非亲非故,但一直是和睦相处。这里曾因年前建了一座一半的楼,一直传颂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年前,半截楼村村名叫后庄。一户王姓人家,老两口勤劳俭朴,耕读传家,攒下一份不错的田产家业。养育了一个相貌堂堂、孝顺知礼的儿子树礼。迎娶了颍河南岸康老汉漂亮贤惠、知书达理的独生女翠梅。小两口结婚后,树礼勤劳能干,翠梅贤惠持家。又过了几年,添了两个孙子孙女,一家人其乐融融。
随着添丁增口,王家建起了一座两层小楼。颍河南岸的康老汉听说后非常高兴;套着马车,往后庄运米送面和木材梁檩。不久,王家小楼建好,一家人高高兴兴乔迁新居。翠梅请公婆居住在一楼最好的房间,没想到王老汉心里却是不满意。
转眼到了王老汉六十大寿的喜宴上,王老汉再次想到了亲家。又想到儿媳去娘家照顾父母路途遥远,就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要求儿子、儿媳再建一座一模一样的楼,让亲家搬来养老居住。当小楼建到一半时,康老汉来瞧闺女碰巧遇到,听说缘由后,要求小楼停建。王老汉坚持要建,因此俩亲家争论得不可开交。
最后在树礼、翠梅的调停下,建了一半的小楼改成了平房,接来了康老汉老两口居住养老,剩下的建房钱留给孙子孙女作为学费。
王老汉一生善举为亲家盖楼,康老汉以德教女善为善行的故事,随着这半截楼名扬百里;周围的父老乡亲争相到这里观看闪烁着厚德积福的建筑。半截楼倡扬德孝的美丽传说不胫而走,成了远近群众茶余饭后争相传颂的德孝经典。传的人多了,原来的村名都不记得了,都叫这个村为半截楼。
年3月,半截楼村成立了文化合作社。为弘扬半截楼村耕读传家、厚德积福的优良传统,助推全村乡村振兴进程,由西华县文化馆馆长徐同顺等执笔、国家一级作曲家李道畅亲自谱曲,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目前已在半截楼村周围广泛传唱,使半截楼的美名更加发扬光大。
“风悠悠,雨悠悠,
风雨中挺起咱们的半截楼。
四方揽胜无双地,
德孝大义美名流。
歌悠悠、情悠悠,
歌声里腾飞咱们的半截楼。
物换斗移党领导,
乡村振兴迎来那好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