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王建芳)购买汽车被强制搭售两年保险、网上预订温泉民宿被临时加价、理发店会员卡被告知春节期间不能正常使用,只能按原价理发……对这些明显有失公平的店家规定或者行规,你是选择默默接受,还是勇敢地说“不”?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年典型维权案例,省消费者协会对于以上商家行为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行规大不过法律,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一切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交易行为,都是不能纵容的。
案例一
活动兑奖打折扣消协调解获赔偿
年6月27日,濮阳崛起易居家装公司举办6周年店庆活动。消费者李女士抽到了一等奖(小米三门冰箱)。后来商家不愿兑付,经消费者多次交涉,商家给了一个两门的小米冰箱,拒不按规定兑付。消费者遂到濮阳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市消协)投诉,市消协接到投诉后立即展开调查。
经查,濮阳崛起易居家装公司于年6月27日在金桥广场举行6周年店庆活动,活动中展示的一等奖为三开门小米冰箱,有图片为证。消费者李女士现场抽中一等奖。此后,商家不按承诺兑奖,产生纠纷。
查清事实后,濮阳市消协多次进行现场调解,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对商家进行教育,商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按承诺兑奖,双方达成和解。
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一)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二)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本案中,商家举行活动时,展示的是三门小米冰箱;在兑奖时给的是两门冰箱,此行为涉嫌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濮阳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抽奖、中奖时,注意索要和保存相关凭证等资料,当产生纠纷时,可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行政部门寻求帮助。
(案例提供:濮阳市消费者协会)
案例二
临时加价引纠纷消协维权不容缓
陈先生在网上预订了荥阳市夜澜星舍温泉民宿,后来却被告知需加价元才能入住,而且不能使用贵宾卡。陈先生认为不合理,自己已经交过定金预订了房间,为什么还要加价才能入住?与商家沟通无果后,陈先生于年12月28日向荥阳市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经协会核实,陈先生所述情况属实。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作人员向商家负责人耐心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下,该商家负责人认识到自身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并立即与消费者联系,表示可以按照预定价格正常入住。商家表示,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会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遇到类似的提价、加价行为,因为不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要么同意加价、要么放弃消费、要么与商家反复协商,很多时候都不了了之,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商家对自己在经营过程中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不甚了解,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不顾消费者权益。在此告诫广大商家,要认真履行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主动依法维权。
(案例提供:郑州市消费者协会)
案例三
4S店截留车险保费消协帮助得退回
年9月13日,周口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市消协)接到西华县王女士投诉称:年8月,王女士在周口市川汇区某4S店购买轿车一辆,价值元。9月11日提车时办理了两年分期,当时4S店强制要求王女士一次性购买了两年车险,共元。年7月8日王女士车辆交易过户时,向太平洋保险公司申请退保。年9月4日太平洋保险给消费者退回保费元。王女士觉得退款与所支付4S店保费差额太大,又去太平洋保险公司进行了查询,结果发现4S店只向太平洋保险公司交了元,剩余元并未交给保险公司。其间,王女士一直与4S店协商处理未果,所以投诉到市消协。
接到投诉后,市消协立即进行调查核实,与4S店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联系。经查明,4S店确实未将王女士支付的元保费全额投保,只交了元,并且当时也没将保单交给王女士,只给了一张保险卡,一直到退保时王女士才知道自己支付给4S店的保费与保险公司实收保费差额巨大。经市消协多次调解,4S店将多收取的多元钱已退给王女士,另外保险公司扣除9个月承保费用元后,剩余元全部退还王女士,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以及《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经销商销售汽车时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强制为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服务。”此案中,4S店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并且涉嫌消费欺诈。首先,4S店故意不将保单交给消费者,消费者无法知晓实际保费金额;其次,4S店未将消费者支付的保费全额投保,而且剩余资金去向未向消费者明示。
(案例提供:周口市消费者协会)
案例四
20户房产无故被抵押消协迅速介入息纷争
年1月25日,鹤壁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市消协”)受理一起房地产群体性投诉,据消费者代表刘先生等三人反映:20户业主在某商业街所购门面房(价值多万元)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地产开发商进行了资产抵押,导致其房产证无法正常办理。开发商无明确答复久拖不决,业主们为了维权,寻求过多家相关部门,结果依然不了了之。于是,他们心怀维权渴求,来到市消协请求帮助维权。
鹤壁市消协考虑到群体性投诉事关社会稳定问题,本着善做善成、高度敏感、实事求是、真诚服务精神,及时联系到该商业街销售经理,认真了解相关情况。其间,消协先后数次与地产经营方沟通协调,并邀请消费维权律师团为业主代表答疑解难、分析案情。
经市消协全力调解,2月26日,房地产经营方做出“按业主要求退房”承诺。3月12日,消费者代表七人手捧“伸张公平正义唯有消协贴心”内容的锦旗送到市消协,衷心感谢市消协工作人员为退房调解结果所给予的无私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业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地产开发商进行资产抵押,显然有失公平、有失诚信,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市消协介入后告知经营方有过错的情况下,经营方还“不怕上法院打官司”,说明敢于挑战诚信、挑战法律,性质很严重。鹤壁市消协认为,依法经营是经营者必须恪守的底线;强化经营方的法治意识,增加经营方的违法成本,是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做的工作。
(案例提供:鹤壁市消费者协会)
案例五
儿童蹦床受重伤消协支持诉讼帮大忙
年3月30日,三门峡灵宝市阳店镇李某夫妻来到灵宝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市消协)投诉:年2月27日,他们9岁的儿子在市区某休闲健身有限公司蹦床乐园玩耍时,从蹦床甩出掉落地面,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和眼壁骨折等10处受伤。男孩先后辗转灵宝、三门峡、郑州等地住院治疗,作了三次头颅手术,花去医疗费用27万余元,且仍在重症监护和无知觉状态。之前经营者承诺先行垫付治疗费用中途停止,且以无能力支付和应追究肇事方责任为由停止垫付。李某夫妻请求市消协给予帮助处理。
市消协收到投诉后向该企业发送调查函进行调查,督促经营者履行承诺,继续支付治疗费用。该企业答复辩称:其他孩子为肇事方,弹跳偏离了轨迹,李某夫妇作为监护人未尽到看护义务等多种成因造成事故,希望分担孩子治疗费用。双方对主要责任分歧较大,均同意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灵宝市消协启动了《消费者协会法律支持办法》进行调查取证,先后提取经营主体资质、产品检验检测报告,质量认证书等,对设施防护、高度落差等进行勘察记录并录制现场视频,提取事故发生时的监控记录,并将证据材料转送到市人民法院。调查中发现,该蹦床设施的周围安装了由若干个方框格组成防护网,但蹦床左侧有一格1米见方的位置上缺少了一块防护网,离地面高度2.8米,地面为瓷砖,地面上无防护软垫。事发时小男孩李某一人正躺在蹦床上闭目养神,另外两个小孩从蹦床跳台跳下去,小男孩从蹦床弹起来后,头部朝下从这块缺口上面掉落到地面,头部受到严重伤害。年4月13日男孩父母将该休闲健身公司作为被告并追加该公司投保的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年5月29日,灵宝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市消协提供的证据被法庭采纳并现场展示,做出判决,消费者获赔24万余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安全权,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过程中,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消费者安全权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在消费领域的基本体现。经营者在信息掌握、危险预防等方面处于强势地位,因此《消法》第十八条特别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这一条款说明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不仅包括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达到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还包括对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
本案中,该经营场所设施安全防护不到位,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在提供服务中造成了人身伤害,按照《消法》五十九条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一案件的启发是,经营者安全服务保障责任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否则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
(案例提供:三门峡灵宝市消费者协会)
案例六
强制购买燃气险消保委调解矛盾
年9月24日,家住济源市建业壹号城邦30号楼的消费者翟先生投诉济源市中裕燃气有限公司,称在开通燃气时,工作人员告知需购买元保险方可开通。
接投诉后,工作人员随即与市中裕燃气有限公司联系,经核实,消费者反映问题部分属实。但该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所说的保险应该是燃气意外保险,该保险业务为自愿购买,公司提供给用户的增值业务不完全是商业保险,建议用户购买。目前推荐的选种有元和50元两种,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购买,但不买保险,发生燃气泄漏意外,风险由消费者自行承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和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之规定,消费者有权拒绝购买燃气保险。随后工作人员表示此事会进一步跟踪落实,避免误会,并承诺燃气保险绝不强制购买,若已经购买可无理由退保。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的权利,济源市中裕燃气有限公司作为燃气经营者向消费者提出不购买保险不通气的不合理要求,违背公平交易的理念,消费者有权拒绝,经营者应当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消费者充分协商,在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自愿购买,如果不购买保险就不提供服务明显违法。
(案例提供:济源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案例七
网购消费遇套路直通车平台促维权
年10月26日,高女士在京东商城西门子自营官方旗舰店购买冰箱,实付到手价.9元,且商家承诺保价30天。11月11日消费者发现店铺售卖价格低于到手价,商家承认存在降价事实,表示3个工作日内退还差价元。直至12月9日,与商家多次沟通后仍未收到退款,消费者投诉至开封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市消协),以寻求帮助。
开封市消协受理投诉后,将消费者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录入到全国消协系统网络直通车。经沟通协商,商家承认过错,表示第一时间退还差价元。消费者对此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消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同时,《电子商务法》第二十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按照承诺或者与消费者约定的方式、时限向消费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务。”本案中,商家理应履行约定的内容。
(案例提供:开封市消费者协会)
案例八
格式条款强制交易消协帮忙维护权益
年2月6日,消费者吕某向焦作市消费者协会投诉(以下简称市消协),称焦作市解放区美+M美发店年12月开展促销活动,正常剪发15元一次,如果办会员卡,可享受10元一次会员价。于是她办理了元充值会员卡一张,并使用一次,卡内剩9次共计90元。年2月4日,消费者再次到商家剪发,被商家告知:2月1日至2月11日之间,持卡会员不能享受会员10元一次的剪发价格,只能用现金和红包结账,剪发一次38元。消费者要求退卡,经营者同意,但是要按照38元标准扣除第一次剪发的费用。年2月6日,消费者吕某进行投诉,要求商家退还卡内余额85元。
焦作市消协工作人员所接到投诉后,先通过电话联系到了经营者。经营者辩称:春节前夕顾客多,人工成本增加;节日期间提价,会员卡暂停使用也是业内行规;况且之前也通过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