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科协副主席、驻奉母镇前段村第一书记付贵。
驱车来到西华县奉母镇前段村,一股带着花香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顺着平坦宽阔的道路前行,只见绿荫夹道、鲜花盛开,一排排乡村特色房屋,在蓝天白云下分外迷人。
“刚到这个村子的时候,发现路修得很宽,但贫困户的房子破旧不堪,你不管发展啥,得先住好不是?”西华县科协副主席、驻奉母镇前段村第一书记付贵刚到任,便立即着手改变这种情况,他先后对31户实施了“六改一增”,对29户进行了危房改造,目前,全村无一户居住危房。
保障好“小家”的环境和安全之后,付贵开始思考怎么改善“大家”的环境。他与村“两委”商量后决定,通过设立保洁员等公益岗位使村容村貌保持卫生整洁,还组织村民对道路两旁的杂草、杂物进行清理,种上了五颜六色的小花……此举既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改善了人居环境,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了贫困户改善现状的干事热情和脱贫致富的动力。
金融扶贫来“铺路”配足票子兴产业
“扶贫济困,金融同行!金融扶贫是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引入能带动我们的产业培育和发展,促进村民的就业……”
每天15时,前段村的上空就会准时响起这段内容。新购置的无线喇叭取代了走街串巷的老式大喇叭,声音干净且穿透力强,不过付贵知道:虽然内容已清晰地传递到村民耳中,但政策还远远没到心中。
“俺一辈子没贷过款,不想欠别人钱。”“钱可不经花,孩子结个婚,盖个房,本金搭进去了,我拿什么还?”“俺们拿了钱也不知道干啥啊!”村民们各有各的担忧,正是出于这些原因,金融扶贫政策始终不能在村子里大范围推行。
付贵理解村民的想法,但他更知道扶贫不能光靠“输血”,如果想要持续稳定地摘掉贫困户帽子,必须要有“造血”能力。随后,付贵召集村“两委”成员进行商讨,结合当前村情实际,决定以“户贷户用小额信贷”为贫困户配足票子,解决产业发展缺资金的问题,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
于是,村民每天晚上忙完回家时,都能看到书记和干部们挨家挨户去讲解政策和收益方式。付贵说:“老百姓不懂,那我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一点一点地用最直白的方式把金融扶贫政策给他讲透,先带动一批人进行尝试,等‘先吃螃蟹’的人真正受益了,别的村民自然也就主动了解、参与了。”
前段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哲告诉记者:“刚刚来签字那个,就是从广州回来专门办贷款的。我们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