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太康人
你知道吗?
周口这座华夏古城
媲美北京西安,却又低调千年
怎个低调法?
央视记者历时一年之久
解读周口及太康好人之县
央视年底重磅推出专题片——
《这座华夏古城媲美北京西安,又低调千年》
快记住首播时间——
年12月11日,18:58分,CCTV10
以下为专题节目文字解说的部分摘编
小编带你先睹为快!
在专题片中,央视的镜头跟随淮阳泥泥狗传承人任国和,项城余家杂技传承人余军,逍遥镇胡辣汤传承人高家兄弟,太康好人王勇一起走进伏羲故都,感受豫东地区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坚毅勇敢的性格和勤劳智慧的美德,领略周口这座千年古城的仁德厚义。
故事一:泥泥狗
泥泥狗,又叫“陵狗”、天狗,是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总称,为淮阳太昊陵所独有,被誉为“天下第一狗”。它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并传承至今。
任国和,是泥泥狗第十三代传承人。六岁时便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捏制泥泥狗,至今已有63年。
六十多年来,任老师一共捏了上万只泥泥狗,镜头将跟随任老师一起,探寻这古老的民间工艺品背后的含义。
故事二:余家杂技
在太昊陵庙会上,古风遗俗依然存在,其中杂技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技艺流传至今。
杂技在古代被称为“百戏”,源于中国最早的艺术形式“巫舞”。
早在春秋时期,周口属陈楚之地,便是巫舞之乡。在当时,周口就有众多民间艺人以杂耍技艺谋生。
镜头来到周口市项城,跟随余老师一起寻找这种古老的民间技艺。
故事三:逍遥镇胡辣汤
位于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曾经,这里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然而这里却诞生了赫赫有名的中原名吃——胡辣汤。
在河南美食节,有“河南胡辣汤看周口,周口胡辣汤数逍遥”的说法。
这逍遥镇的胡辣汤究竟有何特色,它又是如何诞生于此呢?镜头来到了逍遥镇,找到了高记胡辣汤第十四代传承人高氏兄弟,在他们的带领下一睹逍遥胡辣汤的真面目。
故事四:太康好人
在周口市太康县,有一位厨师算是太康县数一数二的名人。
但他出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精湛的厨艺。
每天,王勇的工作就是给太康三高的学生,烹制美味的菜肴。那么,王勇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被大家熟知的呢?
千百年来,周口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明的星火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赋予了别具一格的人文气质。
古老的故事,遗留着百戏遗风的杂技,似曾相识的胡辣味道,也许就是它们,共同塑造了这片宽厚土地,保存着我们民族最初的记忆。
我是太康人
我为太康骄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