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华县奉母镇坚持“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以党的政治优势盘活资源,用党的组织优势凝聚力量,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狠抓党建+教育培训、产业帮扶、金融支持、设施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融入扶贫、服务扶贫、引领扶贫,全镇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已带领贫困户户脱贫。
1“党建+教育扶贫”,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抓好“党建+教育扶贫”为引领,按照扶贫先扶智,斩断穷思维,拔出穷根子的思路,一是用好用活教育扶贫政策,加大学前教育免费力度、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解决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现全镇共减免个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中高职高专在校生,积极帮助申领元扶贫助学补助。二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结合群众需求清单,依托“雨露计划”、“院县共建”项目和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等对贫困群众开展技术指导,先后举办红薯、双孢菇、小辣椒、优质小麦高产种植培训班3期,蛋鸡、肥猪、波尔山羊养殖培训班3期,电焊电工、家电维修3期,受训人数人次。目前已往广东、上海输送电子、服装等技术工23人,平均月薪达到元。三是持续深化岗位培训,对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员进行专业技术岗位培训,务工条件成熟即可安排上岗,每人每月工资不少于元。
2“党建+产业帮扶”,提升精准脱贫动力。为更好帮助贫困户“起好步、带好路、早致富”,奉母镇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与产业扶贫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带脱贫、脱贫促党建方式,实现党建发展与脱贫攻坚双赢双推进。一是突出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以激发困难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为出发点,坚持走好绿色发展路子,结合市场导向和群众意愿,学习本地党员“找得见、来得快、听得懂”的成功创业典型经验,帮助贫困农户选准适合自己的种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持续投入资金多万元,培育出万亩小辣椒出口种植基地、万亩红薯种植基地、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日产千吨面粉加工基地、千亩蔬菜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为贫困户找到了发财致富的门路,带动户名贫困户实现脱贫。二是突出扶贫车间建设。争取财政资金万元,在贫困村创建5个扶贫车间(3个服装加工车间、1个家纺加工车间、1个食品加工车间),打造成贫困户就业基地,优先录用贫困家庭人口就业。目前5个扶贫车间已全部建成投产运行,通过在家女党员自身示范就业的成功经验,有效带动名贫困户成员进厂务工实现脱贫。
3“党建+金融扶贫”,注入脱贫新活力。针对大部分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能力的实际,奉母镇着眼发展瓶颈和群众愿望,大力推进“党建+金融扶贫”建设,将金融扶贫精准“滴灌”到一个个村落、一户户家庭,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行业扶贫工作的高度契合,为贫困户脱贫注入新活力。一是创新融资模式。由政府投资平台为贫困户担保,贫困户分别在农村信用社承贷5万元入股邦杰集团,集团公司每季度支付贫困户元盈利分红,合同期限三年(年10月至年10月),到期后有邦杰集团连本带息偿还,贫困户可以得到元分红。二是降低资金风险。按照“三好三强”、“三有三无”行为标准,依托“贫困户+邦杰集团+银行”金融贷款扶贫新模式,配合农村信用社对上报贫困户进行信用评价,认真筛选上报户贫困对象,最后确定户符合标准。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在镇农村信用社开设项目绿色通道,对符合授信条件的简化手续,加快资金拨付,确保金融扶贫项目落到实处,户贫困户全部签订小额贷款金融扶贫协议,贷款金额达万元。截至目前,已给户贫困户派发盈利分红30余万元。
4“党建+设施建设”,增强脱贫号召力。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有效地凝聚党心,凝聚民心,增强农村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党组织的威信,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打开脱贫攻坚新局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村室建设、通村入户道路、文化广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先后投入近万余元,新建村室16个、文化广场6个、公厕5个,新通下水道米,新修大街小巷近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盏。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借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综合整治、机井通电等项目,优先倾斜贫困村,新打机井眼,配发灌溉设备套,新修田间生产路9公里,新建桥涵78座,大大提高了贫困村农业生产能力,让群众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总编辑:茹惠编辑:张静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