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报周口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后,西华县公安局迅速行动,第一时间集结警力奔赴抗疫一线,有条不紊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这场“战疫”的后方,警务保障室的同志们坚忍不拔、甘于奉献,默默耕耘在后勤保障“疫”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
党建引领启动战时保障机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后勤保障至关重要。1月25日(大年初一),张宗锋局长指示: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启动战时保障机制。分管后勤工作的刘书臣副政委,立刻通过电话布置工作,启动战时保障机制,成立三支“党员小分队”,一支由刘书臣副政委亲自挂帅,带领王晓华、王军霞两位会计,多方措辞资金、协调疫情防控兄弟单位,确保抗疫一线民警、辅警有饭吃、有房住;一支由警务保障室负责人高伟带队,带领副主任黄昆、辅警孙俊浩、张骞等人,联系上级公安机关、外地厂商,奔赴各地采购防护物资;一支由小车班负责人郭炎带队,带领辅警王亚超、李凡、计松涛、赵亚杰、常风雨等人,负责车辆保障和局机关大院防疫工作。三支小分队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转起来,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尽职履责体现责任担当
1月31日,警务保障室收到市局通知,之前的上报的斤消毒液已落实,需要自行前往领取,面对当前消毒液紧缺的现状,警务保障室的同志一刻不敢懈怠,迅速安排黄昆、孙俊浩、张骞等前往周口运回消毒液。
“运力不够就自己拉,机械不行就自己扛”,由于缺少叉车助力,斤消毒液只能用人力抬上车。人力有限,在抬消毒液的过程中,消毒液灌进了民警黄昆的袖筒里,洒到了辅警张骞的外套上,他们到了家才发现,自己的衣服上多了几朵别样的“花纹”。
“哪里还有货源?”“有什么型号?”“能提供多少货?”这几句话是警务保障室的同志们时时刻刻紧绷在脑海里的问题。防护物质是抗疫一线民警辅警最重要的“粮草”,只有保障好一线民警辅警的身体健康才能赢得战“疫”胜利。
针对当前防护物资短缺、生产销售计划管控及物流受限等难题,警务保障室积极与生产销售防护口罩、防护服、防护眼镜的厂家联系,采取网络查询、提前预约、蹲点排队等方式,先后辗转周口、新乡、漯河等地,连续奔波三天四夜,千方百计组织货源。截至目前,共采购口罩个、防护服套、防护眼镜个、消毒剂斤、酒精斤,并加班加点、第一时间将这些的防护物质发放到抗疫一线民警、辅警手中。
不惧辛劳筑牢内部防控安全网
疫情肆虐,警务保障室除了要保障防控物资的充足,还要在公安局大院筑起内部防控的安全网,确保疫情防控指挥部正常运作。这项工作由警务保障室小车班负责人郭炎负责,他带领辅警王亚超、李凡、计松涛、赵亚杰、常风雨等人,披星戴月、夙兴夜寐,是局里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人,也是局里“最令人安心的人”。
严格落实县局机关大院防疫措施,对进出局大院的值班人员进行全身的酒精喷雾消毒、开展体温检测;对进出车辆进行全车喷洒消毒液消毒;每日对公共办公区、餐厅、走廊和洗手间等区域进行早晚两次消毒处理,确保保洁和消毒工作全方位、无死角;配备专门回收的垃圾桶,确保使用过的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能集中回收、杀菌和无公害处理,竭力筑牢内部安全防护网。
警务保障室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就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里,写满了他们对警察职业、警务保障事业的无限热爱,他们始终以“后勤不靠后,保障冲在前”为宗旨,一如既往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和抗疫一线的战友们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邱亚龙康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