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罗定人黄俊英秘闻录,发现他令人意外的

年轻时的黄俊英与崔凌霄。

年轻时的黄俊英夫妇与年幼的儿子。

黄俊英、崔凌霄与儿子,一家乐也融融。

黄俊英与崔凌霄相携50年风雨同舟。

年,黄俊英(左)与崔凌霄(中)赴新加坡同台演出谐剧《盲公问米》。

  与太太崔凌霄相携50年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爱情佳话,是黄俊英的人生中不能不说的故事。“不论是艺术上还是生活上,我老婆对我帮助很大”,黄俊英坦言,“在从艺50周年的晚会上我就说,我能有今天,因为我有一个好老婆”。回顾谈恋爱时的青葱岁月,黄俊英和崔凌霄都还清晰记得当年的窘迫和心跳。

  

“不登对”的倒追

  每当说起恋爱往事,黄俊英最引以为豪的是:“当年不是我追她,是她追我。”他形容年轻时的崔凌霄是大美人一个,“人靓歌甜,在曲艺团很受欢迎。当时她工资比我高,名气比我大,追她的人都很多”。但崔凌霄却在一次合作中与充当自己教练的黄俊英日久生情,大胆示爱。两人都是共青团员,确定了关系之后,崔凌霄去跟组织汇报:“我决定跟黄俊英发展。”“不会吧?”团长听了大跌眼镜,黄俊英要样貌没样貌,要地位没地位,“你看上他什么了?”“我欣赏他的才华。”崔凌霄这样回答。

  但在外界看来,两人的“不登对”却是明摆着的。黄俊英回忆,有次马季与唐杰忠到广州演出,马季问:“老唐,小黄(黄俊英)的爱人是谁啊?”唐杰忠就暗示,“昨晚跟我们同台演节目的那个。”马季听了嘴都张得老大:“啊?不是吧!”也许是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不登对”也成为黄俊英奋斗的动力。“那时我们就说好了,我们俩在一起,谈得不好就是一种阻力,谈得好就是一种动力。我要证明她看上我是对的,她也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我25岁,她24岁,就定下来,我们4年以后结婚,两年之后再生小孩。我们都在正当演的时候,一结婚就会耽误艺术。”

  年轻时的黄俊英其实与“帅哥”搭不上边儿,个子不高,身材“单薄”。但您可千万别小瞧了他,颇有“女人缘”的他“桃花运”相当不错,他曾打趣地说自己是个“多情种子”。

  在认识崔凌霄之前,黄俊英有过几段恋情,但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疾而终:他与初恋对象都是剧团最底层的演员,两个初尝爱情滋味的年轻人,因遭家庭反对而无奈分手;第二段恋情没有遇到“祝员外”,却碰上了算命佬,因为“八字相冲相克”的迷信说法而告吹。

  黄俊英第三次恋爱的对象是曲坛大美女,名师白燕仔的得意门生李丹红。黄俊英回忆称,这段感情虽非“柏拉图式”那样纯粹,但也是“发乎情,止于礼”,“敬爱比浪漫的成分还要多”,两人的关系也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直到崔凌霄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崔凌霄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幼年曾是业余社区文艺活动中的童星。年,崔凌霄移居广州,比黄俊英还早两年进入广东民间乐团。她在乐团里如鱼得水,粤曲、民歌样样在行,更能“学谁像谁”,“演什么,是什么”,即使是用方言土语表演的民歌、小调,她都能演唱自如。

  说来也巧,崔凌霄与李丹红是无话不谈的“闺蜜”,一开始她对黄李二人的关系并不知情,因为一次剧团分工,崔凌霄对愿意充当自己“义务教练”的黄俊英日久生情,最后大胆示爱。经过深思熟虑后,黄李两人认为:“我们不适合做夫妻。这段感情没有理由发展下去!”李丹红愿意退出,成全黄俊英和崔凌霄。

白手起家步入“裸婚”

  4年的时间,两人聚少离多。那时曲艺团的演员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到工矿、乡镇去送戏上门,一去大半月,有时,黄俊英所属的演出队刚刚演出归来,崔凌霄的那队又下乡去了,两人唯有通过一周一封的书信聊表相思。

  有一次,黄俊英在江门演出时得知,崔凌霄不久要到开平登台,便连夜守在恋人船只即将经过的蓬江边,一直守到深更半夜。就在船只经过的短短几分钟里,守候多时的黄俊英忘情大呼:“崔霄,崔霄,我系培仔!”远在十几米外船上的崔凌霄也在船上应和:“培仔,我系呢处(粤语,意即我在这里)……”夜已深,两人连对方人影也看不清,却隔着河岸聊寄相思,一时在团里传为佳话。

  为了筹备结婚所需的财物,两人更是省吃俭用。崔凌霄回忆:“那时我工资68.5元,他工资60元,我除了供养小弟读书没有什么花费,他不同,要供养父母和弟妹,所以,每月只剩5块元在口袋。”用现在流行的概念来说,两人完全是“裸婚”,为了筹钱买结婚用品,连团里发给他们宵夜的两毛钱补贴都省了下来,最后,终于逐样凑齐了结婚用的大床、床头柜、风扇等居家用品。

“文革”浩劫不离不弃

  新婚不久,儿子刚刚两岁,黄俊英在“文革”动荡中突遭飞来横祸,被打成“反革命”。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在桂花岗的大操场上,随着造反派的一声断喝:“将黄俊英押出来!”自己由一介平民顿成人民公敌。此后,他被隔离在单位楼房的最底层,门口天天站着值班的警卫,连去吃饭都有人跟着。黄俊英说,那时两岁的儿子天天找爸爸,崔凌霄只能哄着他:“爸爸出差去了。”

  在失去自由的多天,黄俊英无从与妻子交流,更不知道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面对上级派来做思想工作,动员自己离婚、与黄俊英划清界限的同事,崔凌霄低声而坚定地表明立场:“我相信组织,黄俊英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不会跟他离婚!”在这次谈话后,已经怀有第二胎身孕的崔凌霄思前想后,忍痛打掉了腹中的孩子,因为“如果黄俊英是‘反革命’,这孩子就是‘反革命’的孩子,生出来没有好的名分,又不能给他好的教育,反而害了他”。

互相信任爱情保鲜

  风风雨雨几十年,转眼两人就将迎来50年的金婚。在黄俊英眼里,崔凌霄是贤妻良母的不二人选。“她生活简朴,从来不化妆,不爱漂亮。以前曲艺团的宿舍在第十甫路,路口有个修表的,对着3栋宿舍每一个人都认得出是曲艺团的,穿着不一样,唯有崔凌霄人家看不出。”年,黄俊英去了趟欧洲,在伦敦的机场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太太,“老婆我现在伦敦了”,谁知她第一句话就是:“啊,伦敦,有没搞错啊,电话费好贵,收线啦!”“吓我一跳,我以为她会说,在伦敦啊,玩得开心点。她就这种人,你看,呵呵。”

  说起爱情保鲜的秘诀,黄俊英表示:“要互相信任、理解,给对方一点空间。崔凌霄虽然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她不会看我的书信、不翻我的口袋,我手机响了,有些电话有头像的嘛,看见一个美女,她不会问,谁呀?我也信任她,我的工资全部交给她,她掌握家庭的理财,做得井井有条。”如今黄俊英名气比自己大,应酬又颇多,崔凌霄却从不喜欢跟他出去应酬,也不打电话催问他怎么还不归家。她说:“几十年了,大家就讲一个信字。他是个名人,都会懂得检点自己的行为,爱惜自己的羽毛啊。”几十年来,黄俊英不吃鱼肉、牛肉、羊肉、田鸡、野味的挑食习惯从未改变过,崔凌霄唯有迁就着他。年轻时有时还会吵吵嘴,现在两个人争吵的次数却很少很少,黄俊英说:“吵不起来,我两句话就把她搞笑了,她气不到两个小时的!”

黄俊英令人意外的另一面

书法高手

  舞台之下,黄俊英练得一手好字,是个不折不扣的书法家。他出版过作品集《黄俊英书法选》,早在20年前,他的一幅楷书“戏名连缀”就被广州博物馆收藏。“我自己觉得我是冒充书法界。”但一位字画鉴藏家看了他的书法作品却竖起大拇指:“这是真正的书法,没有卖字者的匠气!”黄俊英坦言,写书法的爱好主要是小时候被严厉的父亲逼出来的。由于父亲爱好书法,兄妹四人无一幸免地被要求练习书法,久而久之,黄俊英便爱上了书法,从被逼着写到主动要写,并包揽了每年过年家里贴的春联。自从入行相声,他练字的时间并不多,很多同事看了他写的字都惊讶,“平时都没见你练”,黄俊英总结道:“这跟说相声一样,靠的还是悟性,我虽然不练,很多时候却能拿一本书法集傻乎乎地看上一两个小时。”

  

古稀顽童

  今年76岁的黄俊英既不近视,也不眼花,还经常自己开车。如今古稀之年的他会上网查资料,用着最新潮的触屏手机,还会熟练地收发信息。

  业余时间他应酬颇多,因为他会搞气氛,爱开玩笑,朋友的饭局、唱K局更少不了他,而他也乐于跟年轻人打成一片,丝毫不见代沟。

  

挑食大王

  黄俊英有一“怪”,吃东西禁忌颇多,他拒食一切鱼类,也不吃牛肉、羊肉、田鸡、乳鸽、鹌鹑、蛇类和一切野味。他对于咸鱼的敏感和害怕程度更达到“谈鱼色变”。同事间流传着他的一件轶事:上世纪60年代初,黄俊英随团到珠海湾仔演出,在村道上走着走着,黄俊英突然步履蹒跚,脸青唇白,最后竟倒地不省人事!等人们把他送到医务室急救过来才知道,原来,他只是被渔村里晾晒的咸鱼熏晕过去。几十年来,黄俊英的这些饮食禁忌从未改变,同事、朋辈知道了他的这一“怪”,有时还喜欢跟他开玩笑,聚餐时见到一道他不能起筷的菜,就大声欢呼“黄老师比0”,黄俊英则定力十足地看着他们大快朵颐,不为所动。

黄俊英:40年搬家2次难舍西关   “这六十多年,广州的环境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标志性建筑更是数之不尽”。作为粤剧界以及相声界的老前辈,从早年拜师学艺到成为广东省首屈一指的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见证了广州自建国以来六十年的成长。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最早挤在荔湾区宝源路一间20多平方、厨厕四户公用的小房子,到如今居住在西华路华业大厦60多平方的大房子,年过花甲的黄俊英坦言,虽然自己的居住环境虽然与许多艺人相比并不出彩,但已经倍感满足。

  谈到自己从艺40多年来的住房变迁,黄俊英表示,自己搬了2次家,但始终没离开过西关,生活方便才是他购房首要考虑的因素。他甚至笑言,自己并不想住郊外别墅,医院都困难。

50至60年代:挤在20平米的集体宿舍

  祖籍广东省罗定市的黄俊英回忆道,在广州出世的他最早住在长寿东桂华里一号,期间回过罗定市租屋居住了一段时间,后来重回广州后寄居在文昌路亲戚家,随后便开始自己的艺术之旅。

  年,黄俊英跟随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学习粤剧表演艺术,对于当时的居住环境他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我住在宝源路9号二楼一间不足20平方的宿舍,房间里只有一床一书桌以及一几两椅(注:几为茶几),厨房、厕所、冲凉房都是共用的,那时候厨房都是烧煤炉,隔壁邻居吃什么菜,你炒什么菜,大家都知道”。

  50至60年代是我国建国初期的困难时期,物质极度缺乏,那时候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没有冰箱,甚至想喝冷饮还得去冰铺买冰回来。黄俊英笑言,那时候自己有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以及一部三波六灯的熊猫牌收音机,已经是当时年轻人追求的典范。

  由于当时的黄俊英在粤剧界已经少有名气,在单位深受领导器重,没过多久黄俊英又搬上了同一层大楼的3层,房子尽管也是20平方左右,但配有一个大阳台。黄俊英回忆道,当时自己千方百计搭建了小楼阁,楼下做客厅楼上当卧室,用起来宽倘多了。“在当时我的居住环境已经是很多人的追求目标。”谈到这,黄俊英面露笑容。

  年,是黄俊英与妻子崔凌霄结婚的日子,当时两人寄居在堂大哥于逢源路的房子里,但没多久两口子便搬回单位于宝业路的集体宿舍。

70至80年代: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房第一次搞装修

  直到60年代末,曲艺团在广州上下九的第十甫建了三栋宿舍,其中黄俊英分配到7号楼4层的一间40多平米的宿舍。“从那时候起,我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黄俊英生动地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的居住环境:一厅两房的设计,其中主人房面积达到0平米,孩子房为4平米,已经配备了独立厨厕,在当时条件已经非常好。

  为了把房子打扮得更时髦,黄俊英还特意铺上马赛克地板。“当时我的朋友都说,你们家真够洋气啊!”黄俊英兴致勃勃地表示。

  70年代末,当时的黄俊英在曲艺团已经是名气响当当,因此在分房时自然拥有更多选择权。那时候,黄俊英又从第十甫的7号楼宿舍搬到了9号楼,房子一下子“猛涨”到80多平方,两厅三房还有一个大阳台。黄俊英回忆道,在当时几乎没有家庭会搞装修,他带着装修工人到广州酒家去看人家的门的设计,还亲自去选玻璃、搞雕刻,在客厅里装上天花板,同时还添置了落地音响、转角沙发以及29寸电视。

  80年代中期,房改的春风悄然吹起,黄俊英花了几万块钱把这套80多平米的宿舍“据为自有”,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就这样,黄俊英在这套房子里度过了愉快的十年,直到第一次购买商品房。

90年代末:两度出手商品房

  广州,作为中国住宅商品化的领航者,90年代可谓广州商品房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年,为了提升生活品质,在老房改房居住了十年的黄俊英决定出手商品房。他把第十甫9号楼的老房子卖了20多万,然后花了70多万买下了位于西华路广丰大厦一套0多平米的房子,这也是他第一次出手商品房住宅。

  “那时候,自己也看了河南的不少房子,但夫妻俩还是选择了广丰大厦,一个是离西关比较近,另外价钱也不是很贵,生活区也方便”,黄俊英笑着对我们表示,他的太太一定要生活方便,买菜买啥的都方便才行,那时候他还把车位都买了。

  但没多久,由于岳母从香港搬回来和自己一起住,黄俊英开始觉得广丰大厦这套商品房不够住,尤其是只有一个洗手间总是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他又出手了位于广丰大厦对面的华业大厦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

  “这套房是原越秀区常务副区长买下的,他的儿子出国后觉得太大了,结果转手卖了给我”黄俊英回忆道,他装修得比较高档,我连装修的钱都省掉了,结果果断出手了。

  直到现在,黄俊英仍然居住在华业大厦的房子里,对于自己过去40年总共2次的搬家经历,黄俊英坦言自己搬来搬去却仍然是离不开西关。

  “最近十年,自己有条件买房,但我和太太都不舍得离开荔湾,荔湾区生活方便、买东西方便、存钱取钱方便、医院也方便”他坦言,自己曾经想搬到河南、天河去,但跳来跳去还是觉得荔湾区方便一些。

“从20平米搬到60多平米对居住条件已经很满足”

  作为一名知名艺人,和许多同行相比黄俊英的居住条件也许并不出彩,他甚至对网易房产开玩笑说应该采访那些住别墅的艺人。但黄俊英表示,对于目前的居住环境,他已经非常满意。

  “想当初自己最早居住在一个20平米的小房间里,天天为两顿饭拼搏,根本不敢想以后会住什么房。”黄俊英语重心长地对网易房产表示,在70年代文革时自己被迫害,父亲去世时都被关押着不能奔丧,还差点妻离子散。但还好的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有一张书桌就能让他坚持不懈地创作。

  “能够有现在的居住环境,我已经感到很满意。”此刻,黄俊英的脸上露出一丝真诚的微笑。

“广州环境变化翻天覆地但规划稍嫌缺少大气”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著名艺人,黄俊英亲眼目睹广州六十年以来的巨大变化。在他眼里,广州的环境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标志性建筑更是数之不尽。“香港有什么,我们广东就有什么,大家是大比拼,我们香港高楼大厦林立,我们广东的高楼大厦遍布全省,集中起来比香港还要多。”黄俊英自豪地表示。

  “当然,与大连、上海相比,在建筑规划上我感觉就是不够大气,这也是广州未来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

笑星黄俊英独家旧照:

综合:信息时报、南方日报、网易房产

来源:佛山新闻

编辑:小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mj/8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