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医院、绍医院走进西华村,于年4月16日(本周五)9:00—11:00开展联合义诊活动,为村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义诊科目?骨伤科
?针灸
?眼科
?中医内科
?中医护理
?神经内科?妇产科
?血压测量等
义诊地点西华村村委二楼会议室
医院是融中西医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医院,是浙医院、浙江省首批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始建于年,前身是张爱医院,年正式更名为医院。年被市政府医院,先后医院、医院、绍兴市卫生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市直卫生系统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绍医院创建于年,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公共卫生服务于一体医院,年始增挂“崧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牌子。现为浙江大医院医院及可视医院,并与浙江大医院呼吸内科周建英主任合作成立名医工作室,医院老年病医疗联盟成员单位,医院骨科、手外科开展专科合作,医院医院,医院开展医疗合作,医院的医联体成员。曾获得医院、医院、卫生先进单位,绍兴市文明单位,医院,省二级综合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单位等荣誉称号。
义诊医生金少威,医学硕士,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擅长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与现代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结合,治疗常见内科杂病,如失眠、抑郁、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慢性胃炎、腹泻等胃肠道疾病,以及癌症的调治和亚健康的调理。
沈国海,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从事骨伤科工作30余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擅长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开展骨伤科重大手术,多项截骨矫形术治疗骨关节畸形在国内未见同类报道,三活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已取得临床疗。
孙利荣,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主修神经内科和肿瘤。擅长脑血管病、偏头痛、帕金森病、头晕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
周幼文,主任护师,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现为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浙江省护理学会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绍兴市护理学会理事,绍兴市护理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绍兴市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委员,绍兴市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专家组成员。
黄丽分,医学硕士,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擅长应用中医辩证论治理论与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相结合,治疗常见的眼科疾病,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类型疾病;睑板腺囊肿、睑腺炎、角膜炎等眼表疾病及眼底视网膜病变等疾病
朱君利,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本科学历,擅长针灸、少儿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小儿积食厌食、消化不良、生长迟缓、夜眠不安、便秘等。
潘宏,主治中医师,本科,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管理科副科长。师从首批“绍兴市中青年名中医”叶佳荣主任医师,医院“何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进修,擅长治疗痛经、月经失调、青春期功血、卵巢早衰、盆腔炎性疾病、复发性流产、先兆流产、乳腺疾病、睡眠障碍、女性偏头痛等。
何鉴钟,本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参加临床工作近20年,曾到浙二ICU医院进修学习。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内分泌、风湿病常见病诊治及呼吸科常见病和重症医学。
倪燕,本科,主治医师,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曾在浙江省妇保院进修深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诊治妇科、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擅长女性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子宫,附件,宫颈疾病诊治。
詹倩,主治中医师,医学硕士。临床熟练运用针灸及中药治疗颈肩腰腿痛、颞颌关节炎、面瘫、过敏性鼻炎、月经不调、荨麻疹、失眠、头痛、胃痛等疾病。取穴、用药以精、准、轻巧为理念。
顾氏伤科绍兴伤科历代衣钵相传,沿袭惠世者代有其人,可称枝繁叶茂。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六九伤科”和“顾氏伤科”,究其源起则均出自嵩山少林寺。
“三六九伤科”,世居山阴下方桥里西房,故又称“下方寺里西房伤科”。其历史悠久,享誉绍兴,乡闾间有俚语曰:“清明时节雨潇潇,路上行人跌一跤,借问伤科何有?牧童遥指下方桥。”其实它始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迄今已有余年,历20余代,支流岐出,代有传人。据《下方寺里西房秘传伤科?序》记载,其鼻祖稽幼域,字霞坡,早年从少林武师徐神翁习武、业医,后康王南渡时,护驾至绍,遂悬壶行医,并收孤儿、贫孩授武术以健身,伟医学以谋生,创“下方寺里西房伤科”,乃额其堂曰“善风草堂”,不久医名大振,著《秘传伤科》以传其衣钵。子稽绍师承其业。直至明、清间,宏达祖师授钵于南洲和尚,再传于张梅亭、王春亭。梅公因家贫,自幼入寺,性敏悟,独得秘传,医名大噪,为方便远道求诊,每逢农历二、五、八,赴肖山,一、四、七在寺中,三、六、九到绍兴城中,分别坐诊,久而“三六九”成为代号而享誉于绍城。梅公传子、授徒,共有六门,其流派繁衍极盛,至今尚有张、吕、傅、单、王及在杭州的另一支,约20余人操业。
顾氏伤科,始于清初。《道光会稽志》载:“顾士圣,善伤科,调筋接骨,应手捷效。”顾氏伤科已称世家,士圣乃第一人。其原籍上虞,后迁绍兴,早年承袭少林寺武术流派,继则兼收南、北之长,医武相得,法药并进,故深得众望。子子兴、孙传达室贵均承家业。至五世孙风来,弃武攻医,其医理更精,著《顾氏医录》。杏林、杏庄、杏元、杏春四弟兄,乃六世传人。杏庄有二子(仁瑞、仁生)继业,为七世传人。迄今为止,学术传人甚多(因七世医起,开始收授外姓学生),应当属于“八世”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