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西华县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今为许昌和淮

女娲这一早已经被神化了的历史人物,在我国可谓是人人皆知,但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她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诸如“女娲补天”和“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层面,其实,位于河南的一个小县城与女娲也存在某种渊源关系。

相信大家并不知道,这个曾经作为“娲皇之都”的小县城,其实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华县位于河南省的东部,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8镇10乡,个行政村,虽然说县内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都十分发达,但由于贫富差异比较严重,所以在年5月才正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有人可能会问了,不是在河南省的东部吗?为什么要叫做“西华”县呢?这要从多年的春秋时期说起。那时候诸侯争霸,豪强割据,西华县那时候是属于宋华氏的封地。所谓“居东这为东华,居西者为西华”,后来东华分分合合,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西华虽说历史上多次改名,但最终还是在解放后改回了西华这个名字。其实在作者看来,改为西华这个名字是把名气改小了,毕竟,我不说应该不会有人知道,西华县在战国时的名字叫长平。

相比长平县的名号,西华县的确要小上不少。但是,毕竟长平这个地方承载了一段现在看起来都十分悲痛的历史,所以放弃这个名字,可能是为了给这个县城抹去曾经这段悲伤的记忆。

西华县不仅仅历史悠久,而且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如果在那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时代农业上没点优势,怎么可能会让女娲选这里作为都城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首先从土壤条件来看,西华县土地的复垦率达到了%,也就是说大部分可以一年三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不说,还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由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这里的雨水不像黄土高原那么狂躁,要么旱死要么涝死,也不像西北那么干燥,而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基于如此,西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到了新中国成立,更是先后被淮阳和许昌两市来回争夺,最终到了周口市的“口袋”里,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谓分外抢手。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大粮仓,西华县每年向外贡献几亿斤粮食。这只是西华县强大第一产业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西华县的畜牧业和种植业都十分发达。年西华县林木覆盖率23.6%,活立木蓄积量.2万立方米,林网与间作控制率96%,沟河路渠绿化率98%,林业育苗2.5万亩。此外,年畜牧业产值22.7亿元,猪、牛、羊、禽出栏数74.8万头、4.4万头、26.1万只和.1万只。肉、蛋、奶产量7.9万吨、2.5万吨和1.2万吨。规模养殖场(小区)个,其中年出栏头以上的生养殖猪场47个,年出栏万只以上肉鸡养殖场(小区)9个,年万只以上的83个;存栏万只以上的蛋鸡场38个。

由于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扶贫的重视,本来廉价劳动力就多的西华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大型企业例如富士康,麦当劳等,纷纷选择了落户在这个小县城,使这个县城的GDP开始飞速增长。在年,第二产业增速达到了22%。要知道,现在我国平均的GDP增速在7-8%,仍然称得上中高速增长,可见西华县经济发展之迅猛,未来收入之可观,实在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都不是西华县真正值得称赞的。一个本可以选择靠着多年来所沉淀的历史老本去发家致富的小县城,却选择了仍然做祖国的大粮仓,选择了为我国的实体经济做贡献,这才是这个小县城的大魄力与大精神所在。不是所有的县城都是可以与“华”字沾边的,这个小县城在历史上就不断做出平常县城难以超越的贡献,现在仍是如此。所以,女娲曾在这里建都的小县城,真的很不简单。

夜市饭店大厨一名,白天休息,下午四点上班,工作轻松,薪资可观,要求勤快干净,工作地点西华县城内,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mj/9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