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哪个部位需要手术?如果这时能直观看到、摸到“受伤部位”,还能进行模拟手术,治疗起来岂不是事半功倍?
3D打印技术为骨科临床技术的发展锦上添花近日,医院骨关节外科率先在鲁西南地区应用3D打印技术,实施首例3D打印假体植入重建术,成功治疗一例复杂严重骨缺损人工髋关节假体松动患者。患者为70岁老人,家住山东巨野,11年前因右髋部骨折,医院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一年,再次进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一年前,患者再次出现髋关节疼痛,直至无法正常行走,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医院就诊,均未得到有效救治。“患者高龄,人工髋关节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严重,造成大量骨缺损。病情复杂,手术难度极大,用常规髋关节假体翻修技术已无法治疗。”医院骨关节外科聂志奎与团队充分讨论分析病情,制作出3D打印工作室成立以来第一套3D打印人工髋臼假体,与患者个体骨质空间高度匹配,有效的解决了患者髋臼骨缺损问题。并借助该3D打印假体,对患者手术部位有了全面了解,为其定制了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在麻醉手术部主任宋成伟的麻醉监控下,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目前患者正在顺利康复中。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启用二个多月来,已在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成功开展多例手术。精准入路,节省时间3D打印技术应用临床更多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临床诊疗从经验医学走向数字化医学,对于以往需要凭借丰富手术经验的复杂、高难度手术,借助三维重建、3D打印对术前进行规划,可完成以往“不可能”的手术。医院医务部主任、3D打印中心主任谢颖光表示,今年4月份,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创建了济宁首个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医学3D打印临床意义及具体应用价值突出体现在:三维重建、3D打印实体模型、3D打印手术导板、个性化定制康复辅具及3D打印植入物。新技术的运用,使众多疑难疾病患者享受到符合自己真正需要的个性化精准施治,同时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出血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下一步,医院将该项技术由骨科拓展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口腔科、普外科等专业领域,努力打造医疗技术新高地,培育国家级精品特色专科。End
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
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
SichuanAssociationforAdditiveManufacturing
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英文名称:SichuanAssociationforAdditiveManufacturing),是由四川大学牵头,联合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都发动机集团、四川长虹集团、成都航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50多家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发起为推动四川地区增材制造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而成立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为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成立四川省增材制造技术协会,将有效整合川内外增材制造相关资源,形成合力,改变“小而散”、“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行业抱团,产业集聚,引导四川省3D打印产业快速、良性发展。
协会秘书处欢迎各企业和机构来电或莅临考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