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协同教研
近日,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任青春;西川中学校长杨光荣;天府七中副校长张珩;成都七中信息技术处副主任俞献林;华阳中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张晓容;成都九中物理教师罗新竹;金苹果锦城一中物理竞赛教练李刚;棠湖中学教科室副主任先有利;新都一中特级教师、教研组长王向阳;双流中学特级教师、教研组长黎国胜以及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徐平川教授、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物理学科教学教研室主任李勇强参会。
会议伊始,张珩副校长向到访的专家分享了我校物理课程变革之旅。她从“新时代呼唤怎样的学校”的角度切入,从我校办学特色以及怎样通过课程的变革推动学校生态系统的变革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学校物理课程六年一贯培养体系的建立,国家课程的深入研究,素养课程的多元设置,进行了详细讲解。
随后,在西华师大物空学院物理学科教学教研室主任李勇强的主持下,会议进一步讨论了西华师大与基础教育一线协同育人和协同教研的途径。来自西华师大和一线中学的教育者,共同为协同育人建言献策。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任青春首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任青春分析了当前教育的变革形式,并结合自身经历具体剖析了一线需要怎样的教师。他表示,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的培养需要和中学对标,中学需要怎样的老师,就需要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有所侧重。
西川中学校长杨光荣
随后西川中学杨光荣校长对“学校需要什么样的老师”给出了建议:(1)老师首先要有爱心;(2)要具备扎实的该学科的教学基本功;(3)中学最喜欢的是“万金油老师”,多种学科素养兼容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
成都七中信息技术处副主任俞献林成都七中信息技术处副主任俞献林则提出:(1)从大学开始,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