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师范院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四川省重点建设大学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简介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重点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学校现有北湖校区和华凤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余亩,是四川省园林式学校,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
学校创建于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年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下的川籍师生于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年,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合并组建私立川北大学。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年,学校发展为南充师范学院。年,学校恢复校名为四川师范学院。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学校先后汇聚了一大批教学名师,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当代著名学者、古诗词专家郑临川,古代文学专家周虚白、傅平骧,哲学专家李耀仙,国际公认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教书育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余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国家高层次特殊人才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人,四川省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有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5人;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6人。 学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有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学科实力和优势突出。学校的生态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天文学、化学等特色优势学科在业内有重要影响。现有71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硕士授权学科(涵盖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法律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公共管理(MPA)硕士等7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6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全日制本科学生余人,硕士研究生余人。7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1个博士后工作站,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个。组建了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科技园区、省级大学科技园,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等5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显著,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类教学科研项目余项。有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7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有四川省“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47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重大、重点项目)项目项,省部级项目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00余篇(其中SCI1区62篇,1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数据库),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篇;出版学术专著部,3项科研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国家、省政府科研奖5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2项,获四川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共3项。
联系方式
-(兼传真)学校号学校网址: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白癜风新年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