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信访从中转站到终点站的嬗变

从“中转站”到“终点站”的嬗变

——西华县信访复查工作新模式成效初探记者岳建辉通讯员王鑫闫汝祥

编者按:12月16日,《周口日报》头版头题以《从“中转站”到“终点站”的嬗变》为题,深度报道了西华县大力实行信访复查工作新模式,积极推动信访工作创新发展,努力提升信访工作的公信力的成功实践和探索,为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现将原文转载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爱西华

两个月前,信访人刘某母亲与变电所争执,其母亲脑干出血入院治疗。刘某因此进行上访,却不满意西夏镇人民政府处理意见,便申请了信访复查。随即,西华县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委员会办公室收到刘某的复查申请,经审查小组审查后受理并交办县农村农业问题专项工作组进行复查。经过充分核查,西华县信访事项复查委员会研究认为,刘某母亲患病与变电所人员和村干部没有直接关系,维持西夏镇政府处理意见。鉴于信访人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西夏镇政府为刘某的母亲争取了1.6万元大病救助金。“他们多次到我家走访,反复宣传解释,群众也评议了,我以后不再上访了。”刘某表示。这是西华县为提升信访工作的公信力,确保复查案件公开、公平、公正,落实依法逐级走访、规范信访程序的一个缩影。

“在一些群众眼中,信访部门多数时候是充当‘登记站’、‘中转站’,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信访复查工作就像法院审理案件的‘二审终审’,是信访案件处理的‘终点站’。”西华县政府党组成员、县委群工部部长、县信访局局长席德聪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复查复核就是让信访案件真正终结、终了。

“心钥”一招制胜,“良方”药到病除。去年以来,西华县受理复查信访事项29件,息访息诉率95.6%;听证评议化解信访事项48件,满意率89.7%;研判信访问题件,51名信访老户不上访了;投入l.3亿元把老教师、老巡警及下岗职工医疗保险等6类特殊群体诉求全部解决到位;全县赴京、省、市越级上访量较年同期分别下降86%、81%、63%。信访老户逐渐少了、积案数量下降了,信访形势持续向好。

联席复查“高规格”

如何主动适应信访改革和法制化建设的新常态,贯彻《信访条例》,推动法治信访,做好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西华县坚持把创新复查工作体制作为信访工作的重头戏,认真分析研判县域信访工作新态势,大胆探索复查工作新路子,积极寻求解决疑难复杂问题和信访积案的新招数。

在创新复查工作体制上,该县一是提升复查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规格。明确县长担任复查委员会主任,分管人社、土地、城建、农林、文教卫、民政等工作的副县长和县信访局局长任副主任,县信访局局长同时兼任县政府党组成员;明确复查委员会办公室为正科级,办公室主任由县委群工部部长、县信访局局长兼任;复查办公室新增编制5人,设立专用财政账户,每月工作经费不少于2万元。二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县政府复查委员会下设劳动社保、土地城建、农业农村、文教卫生、民生保障等5个专项工作组,县政府主管副县长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任副组长,负责牵头涉及领域信访事项的复查工作。三是建立专家人才库和评审委员会。设立由38人组成的信访专家人才库,享受信访干部津贴。复查委员会成立复查评审委员会,直接参与复查案件的评审、研判、评议化解、协调解决等工作。

“复查规格的提升就是变‘部门议定’为‘联席会议审定’,有些复杂信访问题,以往是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处理,有的信访人对此产生疑虑,成为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的重要隐患。复查新模式就是主管县长牵头成立复查工作组,站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作出处理决定,解决了同一信访事项责任单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席德聪向记者介绍。

规范办理“四步曲”

在西华县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委员会办公室,记者看到每一起案件都有厚厚的卷宗,里面详细记录了案件内容、处理经过、会议记录、最终处理意见书等。

据西华县委群工部副部长凌海涛介绍,西华县将信访当事人的复查请求分为申请、受理、办理、终结四个环节处理,对符合条件的信访事项全部纳入复查程序,找准核心焦点,及时做出依法、客观、公正的复查结论,实现了信访事项有序终结退出。

一是规范申请环节。信访人申请复查方式除常规的书面申请、委托申请外,增加口头申请,以谈话记录为依据进入复查程序;对信访人不同意初访意见、在规定期限内又不提出复查申请、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反复信访的,初访处理单位和信访人责任单位,均可向县信访事项复查委员会申请听证、评议,其结果视同复查意见,若信访人仍不同意,可直接导入复核程序。

二是规范受理环节。除上级规定的受理程序外,对超期和受理主体不明确的信访案件,由复查委员会主任或复查委员会召集相关部门研判后指定受理。

三是规范办理环节。对退回重办复查信访事项,县复查委员会相应专项工作组跟踪督办,直至重新作出处理意见:对受理复查信访事项,交由相应专项工作组办理并提出复查建议,由复查委员会作出复查意见;对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复查信访事项,告知信访人原因及相应诉求途径。

四是规范终结环节。对已经终结的信访事项,原处理(复查)机关应及时向信访人出具《信访事项终结告知书》;对信访事项终结后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继续缠访闹访、越级上访的,启动评议化解、道德法庭和思想疏导、困难帮扶等措施,切实做好化解稳定工作。

机制运行“高标准”

“案件到了我们这里,意味着走向终结,我们对每一件案子都格外慎重。”西华县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复查办理工作规定要求,及时将复查办理内容录入网上信息系统,做到执行规范不走样,办理程序公开化,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在完善复查工作机制上,该县一是建立互商联动机制。信访事项属地、属事责任单位互商联动,按照逐级受理、代理、办理等一线工作程序,推进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对不同意初访意见的信访人,依法逐级走访,耐心解释,导入复查程序办理;对应当通过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县复查办公室提请县复查委员会主任批转至相关机关受理;对信访人不愿意到法定机关申请办理或边界不明晰、受理去向有异议的,复查办公室提请党政信访工作例会’研判后,交相关部门受理。二是建立阳光公示机制。将公示机制与评议化解相结合,对自动终结或认定终结的信访事项,信访人仍以同一诉求越级上访、缠访闹访的,有关部门通过群众参与的办法,召开评议化解会,组织评议员现场评议、合议和票决,并将评议意见进行公示,增强社会对信访人的约束力和复查的公信力,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和复查意见权威。三是建立复查评审机制。对特殊信访个案,县复查办公室及时召集复查评审委员会成员,通过听证、评审方式,论证信访事项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处理程序和政策法律依据是否合法,并严格复查事项的办理程序。四是建立疑难评查机制。对重大、复杂、疑难的复查信访事项,县信访事项复查委员会及时提交县党政周一联席例会研判,弄清历史事实、问题性质、有关政策、处理原则,逐案明确责任主体、确定包案领导、研究解决办法、限定办结期限,推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复查工作新模式,拓宽了受理渠道,创新了办理机制,解决了责任单位对同一信访事项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提升了政府牵头解决信访事项的公信力,避免了信访人反复、多途径越级走访,受到省信访局的充分肯定。”市委群众工作部部长、信访局局长陈宏告诉记者,目前,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行信访事项复查工作新模式的意见》”,按照“西华模式”稳步推进,确保全市复查工作新模式全覆盖。”(来源:周口日报头版头题)

审核:马云生

编辑:丽娜









































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wh/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