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讯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

年硕士研究生

报考指南

01

学院简介

学院源于年建校时的四川农机学院农业机械化系,是西南地区最早、也是目前唯一开设水力机械及工程方向的高校。现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动力工程()、土木水利()2个专业学位点,及能源经济与节能技术(J2)交叉学科硕士点;学院拥有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能源动力重大装备技术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等10余个省部级学科平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被选入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

02

教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余篇学术论文(SCI、EI等检索论文余篇);承担纵、横向项目余项(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32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和教学成果奖10余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等70余件。

目前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余人,在国内外建立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10余个,是四川及西部地区能源动力工程、水利工程领域人才重点培养基地。

03

招生信息

考试范围

04

导师简介

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余人,博导3人,硕导30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5人、省部级人才6人。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0余人。

01

刘小兵,博士(后),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任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期从事水力机械内部流动(含多相流)、水力机械空蚀与泥沙磨损、水力机组振动及稳定性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部重点项目等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7件,编写专著教材5部。先后承担水力机械空蚀与泥沙磨损、多相流理论及应用、水力机械压力脉动与振动等课程教学工作,获省教学成果奖4项。指导培养研究生余人。先后担任全国水机磨蚀研究中心理事、四川省水力发电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石油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广安市政府咨询专家、国际水力机械亚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ofHydrodynamics等杂志编委及多个刊物审稿人。

02

赖喜德,博士,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大学兼职博导。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西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及教学工作。负责完成了国家“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及大型企业委托科研项目50余项,有10余项通过国家及省部级鉴定或验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出版《叶片式流体机械动力学分析及应用》等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余篇(被SCI/EI收录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已培养出硕、博士80余名。先后担任四川省水力发电学会理事、四川省自动化学会理事等,现为注册ASE高级工程师、四川省注册教授级咨询师,国内外多个刊物的特邀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委。

03

宋文武,硕士,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现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学院行政日常工作),西华大学教学名师及学校课程首席教师。出版《高水头贯流式水轮机的理论及应用》、《水力机械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水力机械及工程设计》等学术专著和教材,发表论文余篇(被SCI/EI收录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获省教学成果奖3项。指导培养研究生80余人。主要研究方向:流体、动力机械流动机理及新产品研究和开发。

04

付成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水工结构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结构分析与风险评估、边坡及地下洞室工程稳定分析与灾害防治研究、岩土工程渗流分析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或参与各类项目2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以上为部分研究生导师简介,更多研究生导师咨询请访问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白癜风遮盖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wh/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