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湖寺位于中仙乡西华村仙灵山之巅,距乡政府60华里,海拔.5米。主体建筑由闽王古庙、上闽王庙、大雄宝殿及斋膳堂等所组成。
其中闽王古庙始建于后唐,为土木结构古建筑,斗拱飞檐,建造奇特。清乾隆、嘉庆年间均有修缮。
现存文物大多为清嘉庆年间之物。宫内现存有一块南宋宁宗皇帝敕封的石制“圣旨”牌一方和木刻“皇帝万万岁”接旨牌一方。石制“圣旨”额文横书“圣旨·开禧元年”,中竖书“敕封仙灵明山元感真应圣王”。全文均为大篆镌刻,字迹清楚,工艺精湛。
门口有两面圆形小湖,俗称双鉴池;左侧有口灵泉井,泉水从石缝中涌出,终年不断。宫左侧路边有一人面石雕,当为唐宋时期之物。四周有笔架山等群峦环绕,显得山明水秀,故名“明山湖”。
明山寺当地人相传是闽王王审知晚年隐居之处,嗣后在此修心养性,脱身净化。另据明弘治《严氏族谱》载:邑人有一王季者,宋主念其早勋于国,今荫于民,于元祐元年()端月开恩钦赐兴建“琅琊王府庙”。南宋开禧元年()敕封“真应圣王”,并将其骨灰妙塑金身,以祀其功。
解放前省内有十多家闽王庙(如福州的侯官、仙游的衡山府、永春的桥头埔、德化的白叶等地,每隔三年都到祖殿拈香请火,解放后仍有仙游的官尾、明山府等地信众频频回祖参香礼请,这种习俗延至今日。
除外,该寺周围还有十景:即卓笔峰、双鉴池、弈棋盘、灵泉井、走马崎、上升坛、老鹰岩、狮子石、炼丹灶等。
古诗赞曰:
由来此处号明山,
朋友相招尽日欢。
月照池清双卓笔,
云封洞寂一棋盘。
雄鹰搏马神忘倦,
狮子临泉口正干;
为悟炼丹成九转,
寸心谁汗共登坛。
来源:中仙古银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