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找个理由回母校离犀浦地铁站15分钟
每个学生都去过马尔代夫
4个食堂和校外无数个私藏
找个周末想再回去吃一次
距离犀浦地铁站15分钟路程的西华大学前身是四川农业机械学院,西华西华地叫着,我们有时又叫他“大西瓜”。
浅浅地说到西华,和犀浦、红光夜市、校园好声音、西华啦啦队、川工第一漂、马尔代夫分不开,男女比例保持在让电子科大羡慕的1:1。
学校很大,永远不要在南门问“同学,西门怎么走”,即使你分得清东南西北,我也不一定给你讲得清楚,“不如你在这等等小白龙”?
1
每一个学生都去过马尔代夫
早晨7点的马尔代夫你见过吗?
傍晚5点的呢?
西华的马尔代夫所有大学里独一份,满眼的绿植,早上来听鸟叫声、吹笛声,傍晚来吹吹风、散散步。
天气好的时候约上同学,捉迷藏、放风筝、遛遛狗、拍照片,独特的西华记忆。
约着刚认识的室友散步、社团活动、寝室野餐、照毕业照……
然后在河边抢座耍朋友,聊心事。当然在我心里,西华美的不止马代~
2
4年胖10斤,是这样吃出来的
▼4个食堂,下课按近的选▼
桥边边的深夜食堂,一食堂印象最深的是一食堂2楼的面条,开的比较晚,随时随地都有人排队。先排队说红汤清汤和几两,端到再到旁边打绍子。
绍子都是一勺一勺加的,阿姨绝对不会手抖,最后再加个荷包蛋,9.5元,完美。
回锅肉绍子油气很足,面条煮的比较软,把蛋放到汤里面浸一哈,油滋滋的很满足。
最平民的食堂,二食堂二食堂菜的价格应该算四个食堂里面最低的了,住在临江苑,每天唤醒我的是对馄饨和肥肠粉的想念!
这是“土豪”的食堂,三食堂花样最多,最精致的就是三食堂了,大概可以吃30天不重样的那种……
漂汤,直白地说就是大杂烩一锅煮,这个蘸水就是灵魂。
麻辣香锅!迷你版的专属干锅之学生版,荤素分开,自己选菜,两个人点30元的就很多了,美滋滋。
三食堂最近的人气王,还没到饭点那个队伍都排来扭起了,连招牌都和别家不一样。据说是有来头的,点了个手撕鸡饭,味道还不错。
图书馆旁的学霸食堂,四食堂离图书馆最近的食堂,应该是最容易遇到学霸的地方。同款面锅盔,刚出炉的香香脆脆。
4杯饮料,10元!学校侧门超市门口的饮品店,每次买完结账都要问“你确定”,正好赶上半价活动,2杯雪顶咖啡+2杯柠檬红茶只要10元!
还有些,只能留在回忆里教师公寓这条巷巷以前有老刘家面馆、鬼子卤肉饭、煎饼果子、宜宾燃面、蜀香冒菜、西华漂汤……(后面提到的两家现在在侧门)
中间挡起的居然出现了家宜宾燃面,吃过的快告诉我是不是以前那家?
▼学校外面,4年都没吃转▼
值得跑一趟南门的兔兔大家都知道南门吃的真的少,唯一值得我们从寝室走到南门的就是飘香兔!现在已经搬到更里面了,大家往里面走点哈。
兔子都是现点现杀,所以要在肚子咕咕叫之前坐起,麻辣鲜香份量足,还要我怎么说!
永远的川工第一漂年西华还是四川工业学院的时候,它就在了,按年头算,是这一片的老字号。
小盆的漂汤30元一份,份量足足的,够两个人吃。里面什么都有,猪肚、肺片、火腿肠、虾饺……下面是满满的素菜。
还有两样必点的,其中之一是蟹黄豆花。份量就不用说了,熬的热乎乎的一锅,蟹黄的味道很浓,吃起还有沙沙的感觉。
夫妻肺片也是,大……每片都很大,拌的很香。
到我家台湾小吃吃冰台湾来的老板经营着的小店,这两年扩建了不少,门口的花花草草越发茂盛了。
一个人来都要点的超级芒果冰,吃遍成都的冰还是最喜欢这一口。新鲜芒果做的,一个直男在旁边吃的赞叹不断。
冰的种类很多,季节不同,遇上应季水果做的冰一定要点啊。
牛排也是发了生活费之后来开荤的首选,30出头的价格很合适,牛排很嫩,面的分量也很足,我们称之为“黑胡椒味的凉面”。
几年前来吃的独一无二饼,完全是因为名字才点的,就那一次,这个饼子在我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毕业后最想念的张姐侧门的小吃街,除了炒饭、面筋,最最最想念的就是张姐了!
在巷子的最深处,张姐租了一个铺面,但还是像以前一样在推车上炸土豆。
“张姐,坨坨和条条都要,拌糖醋麻辣!”晚上骑个电马儿来打包一份土豆,一份炒饭回去吃,真的很简单的满足感。
夜市串串味道没有变以前夜市的杨记串串真的就是九点过下课唯一的盼头,配油碟才是正解。
现在开到西门的,租了铺子。之前是煮了拿上来,现在自己拿菜煮,吃了那么久,味道还是没有变。
室友最爱的广元米凉粉之前阿姨都是带到娃娃摆摊摊,现在租了个小铺子,我们去的时候,小朋友还在写作业。
米凉粉每天现蒸,还是6元一份,份量超足,下面满满的都是我最喜欢的豆芽。
黄金烤蹄家的手撕鸭腿说起来朋友都要流口水的手撕鸭腿,到店门口我才想起,以前吃过他们家的烤蹄哇。
把鸭腿热一下,鸭腿上的皮皮全都滋滋滋地冒油花。
趁着热劲阿姨戴上手套撕开,再拌上花生米、海椒面、辣椒油,热气把肉香和调料混合,我们直接就上手了。
渣渣抄手里藏着肉松罗记糖醋麻辣抄手、燃抄手、怪味抄手……看的我每一个都想尝试一下。学妹说,那个12元的牛肉饭分量也大,自习完来吃一碗美滋滋。
点的渣渣抄手,上面放的居然是一大勺肉松!我们边吃边在想,这个到底是怎么发明的……
肉松混合着红油口感真的太棒了,不油很香;抄手一口一个的大小,太好吃了!我读书的时候没有发现它,可能是因为前面的万州面就把我拦下了。
臭豆腐只吃黑色+灌汤记得以前,每当斯文的室友告诉我想吃黢黑的臭豆腐时,我的表情都是==,然后开开心心的一起去吃。
只吃黑色经典是我们雷打不动的原则,灌汤一定要灌汤!
不能一口包,要提起来凉一会再一口吃掉,会吃的还要嘬一口汤,又是嘴巴臭臭的一天。
西门外开的久奶茶铺熊猫奶茶是学校外面少有的、开了很多年的奶茶店,二楼还有位置可以坐。
奥利奥奶茶上面是生日蛋糕那种奶油加上奥利奥碎i,好多女生来点的都是这个,天气冷了喝起还是多舒服的。
喝酸奶,听故事以前的老板还在的时候,格桑就是我们一群人的据点,几乎天天来。店转让之前,大家不约而同到店里,有人唱歌,有人拍手。
墙上都是朋友出去旅游时候的照片,我们毕业离开的时候把自己的拍立得和机票取了下来,有种零落感。
一次只能过一人的美食街侧门的巷巷每次只能过一个人,有隐秘的美味。
瓦块烧、荤豆花、阿里郎、纸包鱼……寝室、社团聚餐,我们经常都会来。
毕业很多年的朋友对那家过桥米线更是爱的深沉,每次都想带个保温壶把汤汤打包带走。
3
西华里外,处处散落着回忆
第7、8教学楼1-6教学楼是上学时经常跑的地方,要会发现美的小眼睛,各有各的好看。
这几年新修的7、8教学楼,挨着东门,有种冷艳感,在傍晚的时候很美。
校园里充满着“异地恋”锦地苑、临江苑、德馨苑和十多个舍,有点距离,到处都谈着“异地恋”。
2个图书馆,功能不同旧图书馆在明德广场,新生领书就在这里,平常很少会去。
新图书馆面积平方米,近三年校图书馆每年进书量均超过15万册。学霸与学渣都一样,在这里我们向往知识(不挂科)!
属于西华自己的记忆这一片叫西华记忆,是去年才修好的文艺创意区,吃的喝的拍照的不出校门就满足你。
操场上有你减肥时洒下的汗水冒皮皮的锦地苑操场早就翻修好咯,临江苑操场的运动会、西华秋韵,锦地苑操场的音乐会,都不能停。
对面的小学生还是那么有精气神,天天穿梭在一群大学生里,个个都是小机灵鬼吧。
上车就走,上车就走拯救异地恋,送你不迟到,风里雨里,小白龙等你!
下楼就有超市,超方便学校里大大小小超市近10个,下楼就有,晚上下课饿不着。
看个首映,耍个朋友西华大学唯一指定观影场所太平洋影院(哈哈),我们系还在这里包场看过电影。
开黑!开黑!同学侯某说“这个世界需要英雄”,好了好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
在这里见过通宵k歌后的你在课少的大一大二,没有去ktv通宵后看见凌晨6点的西华,青春就不完整。
4
学校最近的变化
西华在宜宾也有研究院了!(此处应有你们当年军训的青涩照片)
学校除乐校本部、彭州校区、人南校区,最近又和与宜宾市政府合作共建研究院,听说今年的新生都要到宜宾去军训了。
校内公交直达犀浦地铁站!暑假刚刚新增加了公交从学校直达犀浦地铁站,是不是超方便,终于不用花20多分钟走到公交车站,再坐公交了。
二食堂重新装修了!前几天朋友发来二食堂装修后的照片,简直要认不出来了。桌椅全部换成了木头色,每个打饭的窗口上都新增了屏幕,整个食堂都明亮了起来。
以前的小二食堂被大二食堂合并了,从前的入口那变成了一个小卖部。
宿舍几乎都安装了空调!学校就是一个什么地方来着?就是我们毕业了它就要装修咯、安空调咯,17年毕业的我们硬是一分钟都没享受到。以前住在闷热6楼的我,实名嫉妒你们。
周四回去采稿,又感受了一次在校园的美好,你们留言想吃的东西,有空下次约上同学回去吃吃。
没有什么想问你们的
西华属于你的那一份都是独特的
注:部分图片来自西华大学官方微博,已注明出处。
文
隔壁的凯文
主编
洪哥不是鸳鸯锅(勾搭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