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朋友们,一起来看下最近身边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
1、河南5岁小女孩惧怕扎针抽骨髓,为救光头哥哥她拼了
“妹妹你恨哥哥讨厌哥哥吗?”5岁妹妹张司哲将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光头哥哥张伟哲将满脸泪花的妹妹搂在胸口。哥哥一边流着泪一边给妹妹唱着《感恩的心》,在光头哥哥心目中,妹妹就像上天派下来的小天使,带给他温暖,带给他重生的希望。今年的1月份,家住河南西华县的9岁男孩张伟哲在家突然感到胸闷,浑身无力,陷入半昏迷状态,妈妈张芬赶紧将儿医院治疗,治疗期间孩子病情严重。光头哥哥的爸爸叫张艳超,儿子病时,他正在深圳打工,还是高空作业。张芬不敢将噩耗告诉老公,害怕老公受不了出意外,然而,儿子短短一个月的化疗费就花光家庭所有积蓄。年4月15日,实在撑不住了,张芬将病情告诉孩子爸爸,爸爸要回来看儿子,张芬告诉老公:“你来了,家庭经济就彻底断了。”张艳超从深圳赶回来之后,全家一起为儿子做骨髓配型,结果只有妹妹的骨髓配型成功,而且是“全相合”。这让张芬夫妻俩感到为难,到底要不要抽女儿的骨髓救哥哥?知道要抽自己的骨髓,妹妹顿时被吓哭,妹妹一边哭一边告诉哥哥:“哥哥我不怕,你也要坚持下去。
2、去河南旅游,有哪些不得不尝的地道美食?
河南烩面,不得不尝的;还有就是胡辣汤、状馍、菜角、炒凉粉。灵宝的羊肉汤胡卜、水煎包、灵宝肉夹馍。灵宝的水煎包不像别的地方小小的,黑黑的。包的形状有点像大饺子,上面是一排小轴,底下是黄灿灿的脆皮。里面全是韭菜和粉条。灵宝是座可爱富有人情味的小城,我希望人人都可以爱她。河南烩面、洛阳水席、胡辣汤、开封灌汤包、羊肉炕馍这些都可以去尝一尝,味道很不错。锅盔、烩面、烧饼、胡辣汤,这四个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一定要尝试。胡辣汤,来河南的人必尝之一,胡辣汤又叫糊辣汤,起源于河南省,有用古老的历史,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多见的传统汤类名吃。我在南方上学,想吃面条就会去一家河南老乡开的烩面店,每次去都爆满,但是说真的老乡做的很一般,所以对面食感兴趣的小伙伴真的要来吃一下河南的烩面呀!在我心里没有任何面条比得上烩面,如果有!建议该换衣服洗大澡的前一天去!道理很简单,做的好吃的在家乡卖生意红火的都忙不过来,何必背井离乡卖凉皮呢。河南有名的胡辣汤早餐喝一碗温中补胃,正餐主食河南烩面,萧记烩面、羊肉汤烩面,都是来河南值得推荐的河南特色美食。
3、河南这座山,平地高起70米,验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山,在我们大多数人心中都是高大巍峨的,看我国古代的名山,泰山海拔米,黄山海拔米,都是非常高峻雄伟的。这座山就是位于河南省浚县的大伾山。大伾山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东,故又称东山。大伾山系太行馀脉,面积约1.6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米,平地高起70米。大伾山虽不高,但很有故事。说起大伾山,还要和浮丘山、浚县县城联系在一起。浚县古称黎阳,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之称,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时,黄河流于大伾山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大伾山山上道庙佛寺数量众多,几乎十步一庙五步一观,有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觉。除了大佛和天宁寺,还有宋代的天齐庙、太平兴国寺、丰泽庙,元代的观音岩,明清的阳明书院、吕祖祠、禹王庙、张仙洞等,各有其妙,为大伾山增光添彩。来看大伾山,正月最热闹。每年正月的大伾山古庙会是浚县最盛大的庙会,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它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伾山大佛时期,到明代形成了基本规模,至今有年历史。
4、正是夏季漂流时,河南这个地方一定不能错过,你还没去吗?
夏天已经到来,天气也是非常的炎热,多数人们外出旅游都会选择一些有山有水的地方,比如水上乐园、漂流等等,如今也正是适合漂流的季节,于是可以漂流的地方便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地,今天要说的这个地方位于河南,也是一处极为适合漂流的地方,小伙伴们知道是哪里吗?这个地方就是卢氏县豫西大峡谷,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多个潭池组成,卢氏县是一个具有多年历史的古县,是我国河洛文化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这里的漂流确实非常的刺激好玩,夏天漂流这里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但是小伙伴们不管去哪里漂流,一定要记得多带一身干净的衣服,鞋最好穿凉鞋,因为漂流之后一定全身湿透,鞋子也不会例外,其次贵重物品漂流的时候最好不要携带,还有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晒。
5、洛阳千年函谷关:多战事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道德经》诞生地
说起函谷关,我们应该都不会陌生。中学课文里也有一些对函谷关的介绍。随着历史的发展,如今存在两个函谷关,一个是位于陕西潼关县的旧关,一个是位于河南灵宝县的新关。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位于河南境内的函谷关。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样一句古文:“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古文中的叩关而攻秦中的关指的就是函谷关,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内容。因此,函谷关在历史上往往成功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众多关于争夺函谷关发生的战事,下面就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讲述一下。此后两千年间,地势险要的函谷关常常成为军事争夺的对象,包括唐代安史之乱,甚至抗日战争等。除了军事要地之外,函谷关在历史上还有着另外的身份,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着述道家学派开山巨着《道德经》的圣地,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关于老子来函谷关,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就是紫去东来。同时,老子也在这里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道德经》。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函谷关多有损毁,历史上也曾经对它进行多次修葺,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最大一次规模的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