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首个跨学科学术沙龙召开啦!
6月8日,我校党委书记边慧敏,发展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宣传部、地方合作与服务处负责人及近10个学院的约20位老师,参加了西华大学首个跨学科学术沙龙。
这次沙龙的主题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农业4.0
那么,问题来了!
农业4.0究竟是什么呢?
农业4.0来了!
什么是农业4.0?
它和农业1.0、2.0、3.0又有什么不同?
快!掏出你的小本划重点,西西要开讲啦!!
西西课堂
农业1.0是19世纪前,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
农业2.0是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以机械化生产为主,适度经营的“种植大户”时代;
农业3.0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末,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时代。
而农业4.0,则是21世纪的农业时代,体现在应用智能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有效摆脱自然灾害的因素,不再束缚于土壤种植的约束,使农业作业更加生态化、智能化、都市化、自由化。
听完以后,是不是又涨知识啦~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重中之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是《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同时,四川正在从农业大省向着农业强省转型的方向努力奋斗!西西相信,未来的涉农领域必将大有可为!
西华的“农业情”
西华大学与农业有着很深的渊源。
这个渊源要从一首歌说起……
“麦苗儿青,菜花黄
毛主席来到咱农庄
千家万户齐欢笑
好像那春雷响四方”
这首歌唱的是年3月16日,
在出席成都会议期间,
毛主席视察红光的情形。
红光——就是现在西华大学所在地!!!
在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作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全国统一部署,在七个大区建立农业机械学院。年,西华大学作为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西南片区建立的农业机械学院,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咱们学校可是全国最早建成的五所农业机械学院之一呢~
全国五所农业机械学院分布图
四川农业机械学院首届毕业生合影
从我校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学校早在成立之初就“农情”深种了。建校之初,学校仅有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两个本科专业,招收名学生。
现在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了,可谓是扎根于农,根深蒂固,全面发展,枝繁叶茂。
学校在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营养与安全、新材料、信息技术、流体机械等领域拥有非常雄厚的科研实力。
下面西西为大家列举一二,
咱们一窥究竟——
农机装备特色鲜明西华大学农业机械工程研究所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研究平台,是四川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农业机械专委会、成都市机械工程学会农机分会的挂靠单位。
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农机领域科研项目,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参与撰写四川省“十三五”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农机部分)、四川省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农村领域)和四川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等。
下面是我校研发的部分农机设备:
名称:GY4LBZ-型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特点:小型化、轻量化、操作性好
名称:1.0型小区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特点:专门用于农业育种小区中对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收割;整机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
同时,咱们还是西南地区唯一设置水力机械专业的学校。依托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流体机械及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计划”能源动力重大装备及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泵行业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十余项,获准国家专利十余项。水力机械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听完看完以后,是不是觉得很厉害呀!
食品领域成果转化学校在食品发酵、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营养与安全方面形成了具有较强实力的学术团队,与政府、企业共建了多个学术平台。
近五年,在食品领域,学校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成果鉴定30项左右,授权发明专利近50项,发表SCI收录高水平论文近50篇,获批各类科研项目余项。学校与半数以上的四川省龙头食品企业建立了合作,为余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合作企业中,近三年有两家企业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一家企业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企业成为省级龙头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其中,郫县豆瓣现代化改造技术与新产品开发推动行业发展,改造13条生产线,开发40余个新产品,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项,助推行业经济效益从年的18.3亿元提升到年的.9亿元。学校在果蔬粮油畜产品加工、泡菜工艺、酿酒技术、营养保健品开发、农药残留监测、有机农产品溯源、食品质量检测等领域都拥有成熟的技术。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四川省“计划”,是四川省权威的检测机构。发挥综合优势助推三产融合
农业4.0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唯一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在军民融合、智能化生态种养殖技术、经济规划、农村金融、文化资源保护、旅游规划、农村电商、生态循环、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服务业、农村文化创意、乡风文明建设等领域,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学校依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科技金融与创业金融研究中心”、西华大学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所等研究平台,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乡村治理与文明新村建设、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等领域开展了大量校地合作。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成立10周年专家合影
学校依托全国首家教育部“春晖计划”海外博士专家团与地方高校共同建立的协同创新研究院“中日防灾环保研究院”和四川省唯一绿色建筑与节能方面的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与节能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在农村防灾减灾、农村绿色建筑与节能、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
跨学科学术沙龙之农业4.0
我们经常听到看到的都是某一个学科的学术沙龙,而这次却是跨学科学术沙龙,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与会老师研究领域的多元化。
这次沙龙云集我校近10个学院约20位老师,各学科人才荟萃,齐坐一堂,共同讨论农业4.0的发展和建设。
西西有幸到现场聆听了老师们的精彩发言,充分感受到学校在涉农学科方面的实力和致力农业发展的决心、信心和雄心!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车振明教授
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学与发酵食品
“盲目支持前端(农业)不顾后端(农业食品加工),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应该从支持加工业开始。”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杜亚军教授
研究方向:Web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智能搜索引擎与智能网络、智能信息处理、Web信息检索与评价、基于语义的Web爬行策略等。
“农业4.0应该利用计算机物联网技术,收集基本数据进行统计,依托大数据科学决策。”
经济学院
于代松教授
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旅游经济,生态经济
“农业1.0传统农业,2.0机械农业,3.0信息农业,4.0智能农业。不管怎么变,还是要回到销售问题上。如果农业4.0能够与逆城市化有效融合,那将取得一些成功。”
机械工程学院
王霜教授
研究方向:制造业信息化、创新设计
“农业发展必须要用高新技术。与同类学校相比,西华工科优势明显,我们要在农业方面实现差异化发展。”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龙驹副教授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算法、电机的非线性分析与控制、多相电机的分析设计与控制
“农业4.0项目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包括计算机、自动化、食品加工,可以实现多学科融合。”
未来,学校多个部门将会联手合作,聚焦方向,重点打造几个跨学科沙龙。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老师们将在这个平台上:
交流思路方法
分享信息资源
打破思维壁垒
共谋创新发展
老师们、同学们,如果你希望在农业4.0时代大展拳脚,就快来加入我们农业4.0跨学科学术沙龙吧!
农业4.0跨学科学术沙龙
官方唯一指定
欢迎加入哟~
更多西华图文↓
?重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调研西华大学!
?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全省第五,省属高校第一!
?校长刘清友、校友王华明院士双双获得创新争先奖!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西华秋韵”拿了全国特等奖!
?我校啦啦队荣获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爵士组第五名
?西华大学年招生宣传片,献给独一无二的你!
?招生季:西华大学最新简历,请多关照!
?来看看西华大学精彩纷呈的第二课堂活动!
?《四川日报》报道我校探索综合性大学特色发展之路
?在西华大学读书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西西看学院
点击蓝色字段查看相关学院
(字体颜色为灰色的学院正在更新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丨经济学院丨工商管理学院丨人文学院丨外国语学院丨美术与设计学院丨音乐与舞蹈学院丨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丨社会发展学院丨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丨理学院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丨机械工程学院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丨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丨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丨汽车与交通学院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丨体育学院丨知识产权学院、法学院丨西华学院丨凤凰学院丨应用技术学院
作者、编辑:聂虹
责编:何晓蓉
编审:张雪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