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奉母镇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不误

聚力关键举措,布局关键年,蹚出“脱贫路”。奉母镇紧紧掌控疫情之“危”,抢抓经济发展之“机”,快速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下,快速转变工作方式,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为抓手,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全面部署乡村振兴试点村“三变改革”、“五大合作”,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两手抓、两不误”,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脱贫攻坚不动摇。

一、紧盯形势,快速调整疫情防控工作布局。

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奉母镇党委及时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及时调整疫情防控工作布局,着力在“抢”字上下功夫,鏖战疫情“大战”、统筹发展“大考”,做到“十个指头弹琴”,由“封闭式管控”向“精准式防控”转变。一是利用七个疫情防控工作群,上传中央1号文件和脱贫攻坚宣传图文视频,组织人员线上学习交流,根据农业产业政策,主动提前谋划自己的发展思路;二是借助“咱村怎么干,大家说了算”活动,利用上门排查人员信息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扛起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责任”,对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重度残疾人户等人员群体进行逐户排查询问,察看当前疫情影响下的生活生产刚性需要,梳理出群众意见最集中、思想最迫切的问题,主动制定切实可行解决方案和发展计划,目前收集群众急需解决生产问题6条,改进帮扶工作建议24条。三是利用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分析,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要求,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并利用扶贫车间、保洁、消杀公益岗位等促进其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收入。四是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组织各帮扶部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线上销售大白菜余公斤、胡萝卜余公斤、大葱余公斤,有效解决贫困户农产品积压,缓解了生产生活困难,增强了自立发展信心。

二、抢抓时机,快速充电坚定集体经济信心。

自河南省调整疫情防控为三级管控后,奉母镇党委立即抓住当前工作有利时间,特邀县农业农村局业务骨干及带领9个试点村支部书记外出参观学习,进一步坚定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一是系统学,走进专家讲堂,对全国三农专家卢水生教授的乡村振兴大讲堂推出的《疫情对三农的影响及对策》《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从消除绝对贫困到解决相对贫困》等22讲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做到章章有学习笔记,节节有讨论记录,真正学通弄懂什么是“三变改革”、“五大合作”;二是用心听,走进先进乡镇,在巩义市竹林镇,用心倾听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规划思路、发展困难、成功做法等奋斗历程,产生心理碰撞共鸣,通过交流集体经济发展细节,以及剖析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和用地等难题,消除心中困惑不解,萌生发展集体经济憧憬。三是亲身看,走进社办企业,在竹林镇长寿山观光景区、上蔡县邵阳镇籽粒村进行了实地学习,近距离感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带贫成效,调动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坚定发展集体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三、围绕重点,快速推进产权改革试点工作。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联防联控疫情中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唤醒“沉睡”集体资源,迸发集体经济活力,壮大农村集体财力,增强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凝聚力、号召力,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奋发有为的内生动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助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采取“村自愿申报、演讲答辩、实地调研、综合评选确定”的方式,确定奉母村、奉三村、白庄村、前邵村、冯庄村、沟西村、前于王村、七二村、营岗村9个村为奉母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二是有镇纪委牵头,对全镇所有行政村集体土地重新丈量,确认面积和身份识别,增加集体土地亩,作废集体土地承包合同16份,收归集体土地余亩。三是积极协调县级各职能部门与试点村对接,深入村庄搞好调研,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到思想上引、政策上扶、工作上帮、方法上教。目前已争取坑塘、下水道整治项目5个。四是紧盯关键环节,把握节奏力度,有序推进试点村各项工作。前邵村三月底前有序开展成立组织、建章立制、选举产生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适时举行揭牌仪式。七二村三月底前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沟西村三月底之前完成四荒地整治综合利用工作,其余的要在三月底完成三榜定案工作,力争今年麦季丰收之时实现西华乃至周口第一家群众“分红数钱”,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全镇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让全面小康成色更足更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ly/5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