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商水的那碗汤北舞渡胡辣汤VS逍遥胡辣汤

当里个当,当里个当,

说起商水,就不能不说胡辣汤~

作为闻名全国的河南饮食代表,胡辣汤在河南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在商水人民的心目中更是不可撼动!

每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蒙蒙的雾气中,起早的人们在赶往上班上学的路上就近找一家早餐店,一进门就会闻到熟悉的诱人的混合着香油和香醋的香辣美味的胡辣汤的味道。

包子油条胡辣汤,水煎包小米粥豆腐脑,简单的几样早餐数十年不变样都没关系,越是老店越讲究味道不变,食客从小孩变成耄耋老人,再带着他们的小孙子孙女继续品尝熟悉的味道,胡辣汤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满足感,还有一份对味道、对家乡、对难忘的旧时光的怀念。

漯河市舞阳县的北舞渡胡辣汤

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胡辣汤

今天咱们就好好探究一下这两家胡辣汤,切记,不要非得争出个高低,吃货的世界没有高低,开发美食。胡辣汤,走起~

但凡有点名气的事物,总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不管真实记载还是民间传说,这层神秘的色彩无疑增加了美食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逍遥镇胡辣汤

传说胡辣汤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宋徽宗(就是那位创立了“瘦金体”,被皇位耽误的书画家)时期。

当时,宫中有位小太监,深得皇帝喜爱,十六七岁时,便成为皇帝的贴身太监。有一次回家省亲,小太监到了少林寺,寺中方丈对他热情款待,奉上一碗少林寺的“醒酒汤”,小太监饮后直觉体气清爽,甚是高兴,于是向方丈讨要“醒酒汤”的方子。后来小太监来到武当山,尝到了武当山的“消食茶”,又将此方讨来。小太监回宫后,便寻思将它献给徽宗皇帝,以讨得皇帝欢心。皇帝问小太监此为何汤,小太监灵机一动,称其为“延年益寿汤”,徽宗皇帝大喜,赐小太监为国姓(即赵姓),御封此汤为“赵氏延年益寿汤”。此汤据说冬御寒,夏避暑,徽宗皇帝曾敕发于军营之中,军士们服后百邪难侵,诸病不生,因此成为军中之良方。

后逢“靖康之难”,小太监逃难昏倒在码头上的一个茶水炉前。后来摊主王老汉收留了小太监,并将女儿许配给小太监为妻(表示怀疑)。为谋生计,小太监将茶水摊变成了早点摊,他把“延年益寿汤”加以变化将其售与四方行商。有一天,王老汉一不小心将客人随手放于粥桶边上的胡椒粉瓶碰翻,小太监无意中又将翻入的胡椒粉搅进锅中,客人吃后,身心俱畅,通体舒泰,胡辣汤就这样在一次偶然的“碰撞”中诞生了。小太监闻此汤香味扑鼻,舀出一尝,辣味醇郁,既有干姜、良姜的辣味,又有胡椒、荜拨的辣味,还有肉桂、山奈等的辣味,各种不同的辣味综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味觉器官,感觉分外不同,因此小太监就把它称为“胡辣汤”。

北舞渡胡辣汤

传说此地的胡辣汤曾治好了明代著名清官于谦(就是那个“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的爱国诗人)的伤风。于谦做河南、山西两省巡抚,驻节开封。

有一年他视察,找到了一家“胡记”饭铺,喝了一碗热辣辣的汤。这别具风味的食品,使于谦深深地记住了它的佳美滋味。

有一次,于谦染上伤风病了好几天也不见好。他突然想吃“胡记”的汤,就派人去买。于谦吃过之后出了一身大汗,第二天身轻体健,伤风竟不知不觉地痊愈了。于谦就封了白银十两,答谢胡掌柜的治病之恩,并建议该汤以胡姓命名,从此这个汤就变成了“胡辣汤”。

1、肉片VS肉块

“逍遥镇”,青色大铝锅盛汤,中药味和辣味较强,肉以牛肉片为主;“北舞渡”,黄色大铜锅盛汤,汤味较绵润,肉以羊肉块为主。

2、胡椒VS草药

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入口以胡椒味出头、辣椒为辅,喝起来一股胡椒味,暖胃很舒服,配料有牛肉、粉丝、黄花菜、豆皮、木耳等。

北舞渡胡辣汤入口有浓郁的骨头汤香和草药香。

3、两大糊辣汤在商水

曾听闻逍遥镇胡辣汤曾走高端路线,熬的特制胡辣汤最高价一碗元,加入当归、黄芪、枸杞等中药和牛鞭、羊鞭、骨髓熬上两个多小时,然后加入海参、鱼翅等。甚至还有元起至元一碗的天价汤!这些汤内主要是增加了海参、松茸、冬虫夏草。

相比于逍遥镇的精品高端路线,“北舞渡”胡辣汤,却能够沉得住气静观其变。

北舞渡的胡辣汤分为闪家、丁家、吕家和宛家四个专业大户,其中又以北舞渡闪记胡辣汤最为有名,他们门店外扩,生意红火,在胡辣汤市场独树一帜。

逍遥镇胡辣汤比较活跃,很难选出一家代表。有数据统计,到年,逍遥镇外出卖汤者有多户,近1万人,年创收1.2亿元,已经成为镇域农民乃至县域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成功途径。

胡辣汤的味道

或许就是咱们家乡的味道

有时候,家乡的概念很小,小到一碗汤。有时候,家乡的概念很大,大到贯穿一个人的一生。

一碗胡辣汤,唤起多少离家在外的商水人的乡愁与回忆。

记忆中,幸福的模样或许就是:捧着一碗热汤,讲着咱熟悉的商水话,和家人在一起,真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mj/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