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就饿了..先外卖一份谷太郎酱香鸡米饭。。
下面进入正文
▼
约么九或十月开始,就传出夜市要取缔的消息。当时听闻,心已凉了半截。现在木已成舟,彻底的关掉了,我的心已经全部凉了。
尤记得
11年刚来西华,被学长领着来了小吃街,当时被深深的震撼了。那时小吃街的格局还不是现在这样的。现在是香食摊在街中间,学生在街两边走,要走一个来回才能把好吃的搜罗完整,然而当时初来的时候,香食摊是在街两边的,学生全挤在街中间走,刚来的我跟一个土拨鼠一样,蹒跚的从夜市入口进入,慢慢的踱着,头不停的左转、右转,生怕落下了任何一个可能包含着我爱吃的小食的摊位。
我还记得
我吃的第一个夜市的小吃,便是蛋烘糕。蛋烘糕守在夜市的入口,摊前常常围了一堆人,凡入夜市者无不注意到它的存在,学长讲:“这蛋烘糕,是夜市很有名气的的开胃菜,第一次来夜市的人,最好先吃一个开开胃”。我便叫了一个,做蛋烘糕的姐姐便开始忙活起来,成都有很多做蛋烘糕的小摊,只要一分钟,一个酥软的蛋饼夹上一些馅料便成就了一道美味。蛋烘糕的馅料大多差别不大,都是些常规的泡豇豆、萝卜丝、肉松、巧克力之类的,比较随意。风格最差异化最考手艺的,是蛋饼。发酵,和面,火候等等因素都要控制好,否则出来的蛋饼不是过干就是过软。这位姐姐的手艺是极好的,当她把一个蛋烘糕放在铁盘子里,我迫不及待的拿一张她备好的油纸一把将新出炉的蛋烘糕抓起来。捏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凹陷的柔软,因为这一点力度的挤压,香气也跟着热气一并扑鼻而来。赶紧塞进嘴里,外皮的香脆和里层的酥软一起作用于牙齿跟舌,牵引出无比愉悦的感觉。内馅儿我选的泡豇豆和萝卜丝,泡菜的酸爽刺激着味蕾,这是我对夜市第一次的感觉。
(蛋烘糕摊主付燕:)
紧挨着蛋烘糕的,是蜂蜜小蛋糕,这也是我十分中意的糕点。这是蛋烘糕摊主的父亲在经营着。每次这位爷爷都一个铁“盅盅”(西南地区对于类似军用搪瓷杯的铁制杯子的称呼)用从一个大桶中舀满发酵后的面糊,变戏法一般熟练的将面糊倒入模具中,烤制三五分钟后,软软甜甜的小蛋糕就出成了。吃起来和蛋烘糕内层一样酥软,这种甜甜软软的体验非常容易产生幸福的感觉。
(蜂蜜小蛋糕摊主付燕之父)
还有不得不提一下的,是里脊肉饼和手抓饼。这个里脊肉饼是我吃的最勤的饼类小吃之一。一张大饼和一串里脊,各自摊开在铁板上面煎着,香油烫得它滋滋作响,随着师傅对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的翻面,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待它们都煎得成熟的时候,一把刷子蘸上喜欢的佐料,均匀的把肉饼和里脊抹了个遍,再加上土豆丝和几片生菜(师傅每次看我来都多加两片生菜,令我感觉甚是温暖)师傅熟练的一裹,装进袋子里递给我。我拿过来就是一口,面饼和里脊肉还有生菜一同咬进嘴里,面饼的踏实、里脊的满足、生菜的清爽、是我在这一口下肚时爱上里脊肉饼的原因。当我码下这行字的时候口水又不自觉的流了下来,可惜夜市已经不在,也不知何时才能吃到我的里脊肉饼。可惜,唉......
做肉饼的师傅叫宋哥,跟他聊了之后确实觉得夜市取缔对他的影响真的很大。他是一家人都在这里的。大一刚来的时候摊位上就他和他老婆做里脊肉饼和手抓饼,时常可以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在摊位上帮忙,穿着西华附小的校服,捆一根红领巾。宋哥说那是他的一双儿女,他就靠这个养活他们,为了方便小孩上学,一咬牙把房子也买在红光买了。之前是他们夫妇守一个饼摊,最近一年他老婆又增加了一个摊,做广元米凉面。看到他们夫妇为了一个家拼命努力的样子,很感动、很暖、心里酸酸的。我当时问宋哥,夜市取缔了之后打算怎么办,他讲他不知道,他讲政府只说要取缔,后续怎么安排没有说。这位父亲很茫然不知所措,我很痛心。
(里脊肉饼手抓饼广元米凉面摊主宋哥:)
心情太沉重,写不下去了。后面的就简单贴一些部分口碑不错的美食吧。最后会有一个附录,是我那天收集到的所有的摊主的电话。
印度飞饼,小哥手艺不错,做饼的时候很好看,饼里有菠萝那些,很好吃。
(印度飞饼摊主金世华:)
光头干锅王,常去的干锅铺子之一,铺面已经选好了。
(光头强:新店山东白癜风医院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