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西华
总不能天天吃烩面
喝豆腐脑、胡辣汤吧
小编偷偷告诉你
吃过这15样东西
人生才算真正的完整
第一弹:自然的馈赠
真正极致的味道
绝非大街小巷的那种烟火美食
它只属于那大片大片的田野...
青小麦仁
揪几穗已经扬花灌浆的小麦,用手揉搓几下吹去外壳,每一个麦粒饱满多汁,一口吃到嘴里,越嚼越香甜。
菜苔
就是油菜或者青菜要开花时长的嫩嫩的苔杆,把皮剥开吃里边的芯,多么春天的味道,清新而又甜甜的……
芝麻盐
芝麻盐就锅巴那滋味叫一个足,淡麻糊的调味伴侣,把芝麻炒熟,加盐和调味料用大擀杖子碾碎,就一个字能够形容:香!
蒸槐花
不管是做为童年的回忆,还是美味的诱惑,作为周口人,怎能没有吃过槐花。摘去花梗和叶子,将槐花清洗几遍,用盐水浸泡20分钟,冲洗干净,控水。加入面粉,用手拌到每个槐花上都均匀沾上面粉,槐花粒粒分明;锅上放水,烧开后,槐花放入屉笼,蒸上不到10分钟,出锅。蒜,葱姜放入蒜臼捣碎,一定要成泥,然后加入生抽老抽,香油,白糖。拌匀,伴着花香的美食就出炉了。
第二弹:厨房里的珍馐
清一色的面食
面因为与其他食材相碰撞
这种淳朴却是让人永不挑剔的美味
煎蚕豆角
新鲜的蚕豆角,用盐稍微腌一下拌面上锅煎至两面金黄。可以直接吃,味道清香,外焦里嫩;也可以加汤烩,里面加点豆芽、细粉,绝对能吃到撑还停不下来的节奏。
瓠子馍/饼
瓠子是个神奇的蔬菜,做法很多,不论是炒、煎、炸、煮都美味,最喜欢既软糯又焦酥的煎瓠子馍。
角子
外观不足为奇,内涵却丰富多样,春天最好吃的是荠菜馅的,夏天最爱吃的是韭菜馓子馅的……
菜蟒
关于菜蟒,起初并不知道菜蟒二字的写法,原来是如此大气的两个字。名字很形象,跟北京的“肉龙”有异曲同工之妙。肉龙发面,且卷肉馅,菜蟒死面,卷三鲜。周口人善用韭菜,鸡蛋和粉条。很多馅儿类的面食都离不开这三样。此三样食材在一起,就成了周口人民心目中的“三鲜”。面皮卷起馅儿,长长的盘在笼屉中,是不是真有点儿蟒蛇的意思?这是地道的周口家常美食,老百姓几乎人人会做。
烙馍
烙馍卷菜是周口的著名的面食小吃之一,其做法既简单,又好吃,倍受食客的青睐。面粉最好用石磨面,不含任何添加剂,吃起来筋道有嚼头,细品余味香甜。所谓甜,是面粉本身的味道。如果你撕下一小片放入嘴里嚼,会越嘴越甜,越嘴越香,很有一股韧劲
第三弹:硬菜系列
硬菜之所以硬
大咸、大甜、大腻、大油,
彰显周口人的豪爽
这些也是过年时候饭桌上的常客
小酥肉
这道菜是用猪肉做的,又叫“小酥肉”,干吃也是香到不行,熬汤就是一个硬菜了。
卤菜
夏天周口人是懒的,你看大街小巷的凉菜卤菜摊儿就知道,买点菜买点馍饭就搞定。然而,卤菜香味儿却很难让人拒绝。
肘子
太康肘子是享誉中原的风味名吃,用料为上等猪肘,辅以特制名贵材料和独特制作工序,特点“肥而不腻、色泽鲜亮、浓香怡人、酥烂可口。”被誉为“天下美味之大成”而驰名中原。正宗“肘子”。
猪蹄
邓城猪蹄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豫菜系,源于商水县邓城镇。它以清滑爽口,柔韧脱骨,味醇酥嫩,香气浓郁出名,独具风味,吃过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奇特的香味会使你产生一种不可抵挡的瘾欲,让你吃了永难忘,吃了还想吃。
地锅鸡
地锅鸡是周口名菜,灶上坐一口铁锅,下面支几块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锅菜,锅边还要贴满面饼,于是便产生了这种饭菜合一的烹调方法。
淮阳东湖煎焖鱼
淮阳龙湖鱼的做法上百种,但吃来吃去,味道最鲜最美最独特的还是传统厨艺之一的“东湖煎焖鱼”。其色嫩、味香、可口,可谓中原一绝。于是乎,随着游客的热炒,煎焖鱼美名远扬,先是走出了淮阳,又逐渐走出了河南,甚至近几年前来参加“中华姓氏文化节”的海外华人,也都主动提出要尝上一尝东湖煎焖鱼。渐渐地,一种新的习俗形成了:下陈州不坐船,等于没到陈州玩;到东湖不吃煎焖鱼,等于没吃陈州饭。
这些美味
都吃过的人,人生才够完整
咱西华的老乡们,你吃过多少?
最爱哪个呢?现在还经常吃吗?
来源:周口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