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一下,生活中的变态人格

陈岚

互联网,打开了青铜之瓶,释放了太多的恶魔。

过去,一些不可能接近我们生活的变态人格,可以披着网络伪装的皮,游荡到我们身边——你,能看穿吗?

还是三个故事。我的故事都是真实的。

-1-

除了写科幻,否则我绝不虚构,虚构什么呢?

生活本身比你能想象的一切虚构叙事都离奇。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中有一个短篇,浓缩一下:

北京某名校的一个女大学生,美丽聪明运动能力超强,米破学校纪录的那种,在全系都是引人注目的一枝花。她性格开朗外向,某天下晚自习,忽然被一个男生在小树林拦着。男生衣冠邋遢,带着古怪的笑容,上来就一副跟她很熟的样子,每一句话都是在表示已经和她情定终身。她懵逼了。她不认识他啊!

男生却开始锲而不舍地跟踪她。不管她怎么绕着走,他总能准时出现在她的路上,不管周围有谁,他都摆出一副我们很熟,我是她男票我来接她的姿态。这就更恐怖了。

屡屡劝说无果,这个男生堵路之后开始动手动脚。女生向路过的班级体育委员求救,体育委员年少气盛,血气方刚,把这个跟踪者打了一顿。

第二天,男生堵住了女生和体育委员,从书包里掏出一把菜刀……

明晃晃的菜刀,朝体育委员头上背上,一刀、两刀、——

女生冲上去抱住凶手,体育委员跑了,凶手翻身把女孩扑到在地,拿刀要砍,最后砍在她头边上的地上,大约是还舍不得杀掉猎物。

所幸体育委员被抢救回来。但女生却陷入了毁灭性的流言蜚语。这个男生是校工子弟,班主任偏袒他,认为男生一定是被女生勾引了,受了伤害才会做这样疯狂的事。尤其是班主任听男生和男生家长信誓旦旦地说,男生和这个女生一直在谈恋爱。

女生百口莫辩,遭到全体同学歧视,最后被班主任惩罚性地送入精神病院去疗养——差一点就烂死在那里——后来逃出。

这个比飞跃疯人院还惊悚的故事,是真的。细节可以读《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其实,这个跟踪她的男生,是一个心理学上典型的跟踪狂。

-

跟踪狂(英文名:Stalker)并不少见,他们通常有精神失调,生活在自己的妄想里,部分智能超高,而且因为生活失败,有超级多的时间去完成跟踪。

跟踪狂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超级强烈自我催眠。他会假定偶像对自己也一往情深。任何人任何事实都说服不了他。

-

明星在荧幕上抛给观众的飞吻是给他的,偶像写的推特是向他发的约会邀请——我的一位明星心理专家告诉我,不止一个粉丝,登门拜访TA,并且非常确定地表示,自己是听了TA的邀请和召唤而来,准备和TA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相爱。并且明确指出,T的某条某条微博,是给自己的邀请,某本书某页,是写给自己的情书……

约翰·列侬就是死于一位变态粉丝的枪下

跟踪狂最后的发展轨迹,很可能是谋杀自己的跟踪对象——一旦他觉得自己的专属计划被挫败时。年5月,日本女偶像富田真由就被跟踪狂粉丝刺杀,身中数十刀,而受害之前,她曾经多次报警,却都未获立案。

互联网把一切都变成了平的,一个跟踪狂想获得自己偶像的行踪位置,远比以前容易。

而互联网,也让人和人的认识变得扁平。

许多以前根本不在一个界面里的人,会被互联网拉近。

而网络很好地帮助一个人伪装,用伪装的面具,他们可能比较容易接近过去他们根本无法接近的猎物。

跟踪狂的本质里还有控制狂,控制狂不一定是跟踪狂。

-

控制狂本质上,是对自己的生命充满无助。

童年,他们是一个轻易被抛弃,轻易被粉碎的小孩,周围的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他的幼年里充满了失去的恐怖,充满了被伤害的恐怖,所以成年后,他所有的能力都用来使劲抓住一个幻想中的“妈妈”,这个“妈妈”可以是恋爱对象,也可以是崇拜的偶像,也可以任何与他发生交集的生命、物体。

-

他必须确保这些自己喜欢的人或物品,在自己绝对控制下,永远不会逃跑、遗弃或者伤害自己。

他在成年后构筑了一个自我绝对正确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逻辑自洽,绝对不允许任何否定。

哪怕是极其细小的事情被否定,在控制狂那里也会引发一场崩溃。

因为他的世界是精心构筑的,不是自然生长的。一点点的改变都会引起他巨大的恐惧和痛苦。

为了强化控制,有些控制狂会更精于研究并发展人际关系,戴上一种奇怪的富有魅力的面具。

他们不在意事实。事实似乎根本也无法进入他们的头脑或逻辑——如果有他们有逻辑。

控制狂是一个巨婴,仍然停留在没有被充分满足的婴儿期,所以他依然理所当然认为,大家都该为他的情绪负责。一旦受挫,就会充满情绪和攻击性。

对于一个团队或家庭来说,一旦有控制狂加入,破坏性巨大。控制狂为了实现自己的控制欲,真的是可以作出无厘头的“点燃一座房子只是为了煮自己的鸡蛋”,只要这个鸡蛋能证明他的重要性。

为了支撑自己的判断,控制狂还会发展出妄想心理。

你听说过妄想心理吗?此文先不说已经进入专业精神科的妄想症。

妄想症严重的患者,会生活都不能自理,甚至需要去住精神病院。而一些轻微的,或掩饰较好的妄想心理异常的人,在生活和社交中的活跃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

-2-

举个例子吧,早前,我朋友的机构遇到这样一个员工,一直举报另外员工侵占机构资产。比如书包、玩具等,主管调查后哭笑不得,否决了他的举报。接着,他又开始举报主管在机构装修中有人贪污,负责人听完以后耐心地告诉他,在上海地区,一个平的毛胚房,花12.5万成精装修,怎么贪?一个卫生间的马桶瓷砖水龙头要多少钱晓得伐?不可能有人贪污!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老板,过了几天,他开始举报老板贪污……。

他是恶意搞事情吗?也许。

你说他是说谎吗?也许。但更多的可能是,某种内心的强烈需要,驱动他去妄想。如果妄想同事贪污,自己可以获得更大的道义感,获取更多的权力感,他会毫不犹豫地推动自己真诚地这么想。去控告之前,他把自己都感动了……

妄想心理是无法说服的。控制狂的妄想更是如此。

他只接受自己要相信的事实,那些事实必须和他内心的模型嵌合,所有不符合他预设的,在他来看,都是阴谋,都是欺骗。

-3-

最新的一个案例,是河南西华县奉母的“两教师被12岁女童诬告强奸案”。

何强,四年前,主动接管了父母离异的侄女何嘉嘉(化名)。

他在村落里算是个能人,会修理机械。几年前,因为怀疑妻子和人通奸,多次家暴,将妻子按在村里地上暴打,打得很严重,逼迫她承认和谁谁谁,谁谁谁有染。最终妻子离他而去。

两年前,侄女的生父回来探望女儿。他怀疑自己的哥哥性侵女儿。随即盘问了侄女,又给侄女装上偷录的机器,要侄女偷录父亲“性侵自己的事实”。被发现后,哥俩在村里又打了一大架。

何嘉嘉一直在这个单身叔叔的严密控制下,除了自己的弟弟,她没有任何玩伴。在村里人看到,何强对侄女“非常上心”。

12岁的何嘉嘉月经来潮,她回家提起自己肚子疼。

何强炸了,立即认定侄女被人性侵,并且逼迫她交代。何嘉嘉在遭到10次多的殴打后,承认自己被性侵,并且在殴打中交代了“两个教师”的名字。而其中一个名教师,根本不认识她。甚至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话。

何强报案,警方证实没有性侵事实。

何强就像殴打自己的妻子要求她承认通奸一样,召回自己的妹妹,商议发动网络来“殴打”这些不支持他控告的人。从公安到学校,全部都成了他的敌人。

他妹妹对哥哥坚信不疑,并在网络以“白衣天使茉莉花”之名发布帖子。漏洞百出的控告贴,因为有一张孩子自己举牌站在学校门口的照片,引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同情,以及七八万的转发

——人们之所以会选择忽视陈述里的漏洞,都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善良:“怎么会有人拿自己孩子的名誉做这样的赌博?”

可是,如果控告者是一个心理异常的人呢?

何强很明显是一个妄想加控制型的人格变态者啊!

如果说他妻子没有离去之前,他还有欲望发泄渠道,如今长期单身的他,会把压抑三四年的性欲,转为对侄女身体的高度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ms/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