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广州的那天,广州正淅沥沥的下着雨,人的心情也湿漉漉。
早先在机场囫囵吞枣的吃完早餐,回来后到第一反应便是胃里空落落。和好友两个人心心念念满脑袋想的竟是广州的“酸辣粉”,这“酸辣粉”可不是铺满红油的四川味,而是属于老广人心中的酸辣粉。
这家店名叫东舜来,相熟的老街坊想必是猜到了。西华路上的老字号馆子是一家接着一家,做“酸辣”味的老字号可就只有东舜来。
收完雨伞还顾不上身上的被淋湿的部分,就赶忙坐了下来。店里人照例不多不少,等个几分钟,老板便端上来一大盆红彤彤的酸辣粉和一碗绵绵的粥。
先喝了一口酸辣汤,神清气爽,再嗦一口爽滑柔韧的米粉,心情和胃口一下都明朗起来。
和我们坐一桌的是一对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夫妻,头发已发了白。“爷爷奶奶”点的东西可不少,“奶奶”却一直担心着他吃不饱,一个劲地往爷爷盘子里夹拉肠。
我跟悄声跟朋友甜甜说,等我们老了以后,食欲也要像这样好,身体才能好。话没说完,老爷爷又加了一根大油条。暗自猜想我现在也没有老爷爷老奶奶这样的胃口,老了肯定赶不上。
稀里哗啦大半碗酸辣粉下肚,这才觉得算回到家了。
东舜来开在西华路上,店面不大也不出挑,98年开的店,算起来也是老店了。
来店里的也多是街坊邻居,老板说开店这么多年,从他爸爸到现在,多靠街坊帮衬。
话说得当然谦虚了一些,我觉得呀还是这里的东西好吃。要保证食物出品,最紧要的是食材的品质,所以店开了快20年,食材采购还是由老板一人经手。
1..酸辣粉/13元
店里的招牌是酸辣粉,和重庆酸辣粉那种用醋的尖酸不一样。东舜来的酸辣粉使用西红柿、酸笋调出来的,貌似有些贵州酸的影子。
分量极大,小碗也分量惊人。一上桌,红彤彤一片,上面浮着猪肉、猪肝和猪肠。
猪肉很是新鲜,挂浆几乎完美,所以肉质尝起来口感正好,裹了淀粉的嫩肉尝起来不涩不软,相信单做一道酸辣水煮肉,也能卖成招牌。
猪肝也烫得也是又脆又嫩,不过我不是内脏爱好者,所以吃得少,来东舜来吃也是难得的不排斥。
酸辣粉上桌,首先要先喝一口西红柿煮出来的红汤,味蕾便打开了,再挑一筷子裹满汤汁的米粉,嗦嗦地吸了起来。在广州,很少能找到这么好的米粉,挂得住汤料,韧性中带糯,觉得应该是米浆纯度的影响。汤里还能找到几片酸笋,来证明它酸味的来源。
配的蔬菜随着时节变换,有时是菜心、有时是娃娃菜,还有时是包菜,我都喜欢。
2.斋肠粉/4元
来东舜来,肠粉是必须要吃的。这是我在西华路最喜欢吃的肠粉,肠粉韧、糯、弹。
偶尔会点一份斋肠,不淋酱油,入口甜丝丝,有大米独有的清香味。但平常还是爱淋上浓厚的偏甜点豉油,吃完也不口渴。
基础的拉肠做得好,加上其它肉类也不会出错,爱吃什么叫什么,基本不会踩雷。
3.牛三星面/10元
要是不喜欢酸辣粉的泼辣,可以来一碗牛三星面。
有时人稍微多一点,我就守在厨房边等着师傅。碗里放牛骨汤泡好的酸辣萝卜丁,竹升面在大锅里渌熟入碗,牛三星指牛心、牛肚、牛腰,烫到恰熟,捞出放在竹升面上,撒点葱花酱汁就上桌了。
竹升面爽弹有韧性,汤底鲜美,牛腰脆、牛肚爽,我一向不喜内脏也吃得不亦乐乎。白萝卜和胡萝卜泡得酸辣开胃,时不时捞一颗提味。
汤虽清,但有萝卜里加了指天椒,也染了微微的辣意,开胃得很。
4.煎饺/10元
其实东舜来最惹火的,是素煎饺。韭菜和萝卜切碎,包得圆鼓鼓的,褶子均匀,透过白色的面皮可以看到绿葱葱的馅,煞是可爱。我包不出来这么好看的饺子,只有艳羡的份。
饺子都是现点现煎,拿一个小平底锅煎的三面金黄,又不至于过火。萝卜应该是先用盐渍过,吃起来爽脆,韭菜鲜甜,虽然是素饺子,也让人上瘾。
5.艇仔粥/6元
店里的粥也很是落味,典型的广式老火粥,米粒熬得稀烂,抬上来永远滚烫。粥的种类极多,爱吃哪种食材就挑哪种粥,不会出错。我爱吃艇仔粥,就因为贪心。
艇仔粥料多,叉烧、鱿鱼、猪皮、蛋皮、油条、花生都在一个碗里,一次都能吃到。每次加班晚了,总要去要上一碗粥,喝完通体舒畅,什么辛苦都忘了,睡一觉,明天力气又全都回来了。
作为一个爱吃辣椒的西南人,去一家店,最先要看他们家的辣酱什么样。
辣酱都能用心对待,那出品肯定不坏,广州店里一般是蒜蓉辣酱居多,清爽开胃。而东舜来的辣酱则酱香浓郁,该有不少豆豉,不辣辣,但很香口。
要是在店里吃饭,可以拿来拌饭,非常下饭。
店里的食物,大多便宜可口,想不到吃什么时,便起身就去了。总吃不腻,也不会教人失望。
大抵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家这样的店,在这里你能放松得想家里一样。穿着拖鞋踢踢踏踏就能去,店里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你心里门儿清,你知道它的可爱之处,也包容它的油腻喧闹。
天天去吃,也不觉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出门十天半月或是更久,会惊觉,想家的时候,连带着想酸辣粉的味道了。
店名:东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