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华县古遗址发掘时的场景

你到过陕西东部的渭南市华州区吗?

当你驱车从连霍高速来到华州,一下高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华州公园西门广场中央的巨型雕塑。三根直插云端的立柱腰间环绕的玫瑰花图案就是泉护村遗址出土的文物之一。而今它是华州城内的地标型建筑,是华州文明的象征,是华州多年厚重历史的见证。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

位于华州公园西门广场中央的巨型雕塑

年到年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工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组成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在华县柳枝公社冯良大队(即现在的华州区柳枝镇泉护行政村的元君庙,泉护村附近,进行了一年多的发掘,发现了著名的元君庙一泉护村遗址。年6月25日,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泉护西南角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

年春夏之交,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30多人组成的考古队来到华县柳枝公社冯良大队。他们分散住在冯良村和泉护村的农户家中,吃饭大灶办在泉护村郭双娃家对面的空房中。当时我家厦房住的是一名专门摄影的男大学生,另外孙增道家和孙百水家都各住着两三名大学生。他们和村民的关系十分融洽。

这些来自国家最高学府的文化人给这偏僻的乡村带来了北京城里的文化生活。他们拉着村里的小青年、小学生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他们关心我们这些农村的穷孩子,时常给我们赠送些书签.作业本之类的小礼品。秋天的晚上和我们象一家人一样坐在一起剥玉米粒,边干活边天南海北的聊天,或者讲我们小孩儿爱听的故事。更有趣的是每周六晚上他们都要在我上学的泉护村初小的教室里举办晚会,尽情的唱歌跳舞,表演山东快书、拉洋片、变魔术,使这原本古板幽静的乡村活泼了许多。

这些大学生每天早晨起床后,就在泉护村初小的小操场上跑步、作操。操练结束到泉护村食堂用餐,餐后到遗址进行艰苦细致的发掘工作。

泉护村遗址主要分布在西泉护村北三四百米,冯良村西南二百多米的地方(当地人叫阳坡)和西泉护村西北二百米两条生产路交叉的西北角。

当年的泉护村遗址

选自《美丽华县》一书

发掘工作,先由雇来的村民按划定的区域和深度挖掘,并将挖出的泥土运走。当时都是人工铣挖担挑,等接近发掘文物时交由专业考古队员用小铲刀和小刷子一点一点清理。一片瓦块,一块骨头,都不能有丝毫的损伤,还不时的摄影拍照。由于我们和考古队师生关系融洽加之小孩的好奇心,放学后我们就主动去帮他们干点活,问这问那。记得挖了几个合葬墓和住宅。挖出的陶制品,清扫干净,破损的粘好,然后装到木箱中运到北京。

时间过去已经60多年了,这些大学生发掘的珍贵文物不仅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们和村民打成一片,在艰苦环境克服困难,默默奉献的精神,也被这里的村民所世代颂扬和永远牢记。

内容来源:东府老老翁

整理编辑:华州这些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xs/11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