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周口市文明办按照中共周口市委宣传部、周口市文明办《关于评选表彰周口市文明市民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周口市文明市民”评选活动,经过推荐、审核、公示、投票各个环节的工作,最终组织评选出了30名在社区和单位以身作则、崇德修身、爱岗敬业、倡导新风、热爱公益,起到一定引领带头作用的文明市民。由中共西华县宣传部、西华县文明办推荐报送的西华县箕子台办事处箕子台居委会居民张新芳、西华县昆山办事处青龙岗居委会居民李保获此殊荣。
为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文明西华建设,努力营造“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氛围,请随小编一同走近好人张新芳、李保,细细品读好人的故事,好好领略好人的风采,深深感悟好人的真谛。
慈善赞歌感箕城
——记西华县箕子台办事处箕子台社区居民张新芳
“雷锋精神是我做好事、善事的灵魂、动力,也是我敬老、助老的支柱、支撑,我甘愿当一名傻子、孝子。”被评为全省“十大敬老楷模”的张新芳这样诠释自己的人生理念。
30多年来,张新芳从工作岗位到个体经营,做的好事、善事一桩桩、一件件,数也数不清,接受他帮助的人难以计数,累计捐款15万余元。群众赞誉他是“雷锋的传人”、“天下孝子”。
张新芳孝敬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岳母,更敬爱社会的孤寡老人。聂堆镇黄岗村4户老人家,两个是五保户,两户是儿子落户新疆,无有女儿,夫妇相依在家生活。张新芳自觉为4户老人打4眼压井,逢年过节送礼品上门,一帮就是5年多,付出多元。王功立的母亲临终前,对从新疆回来的儿子说:“这些年新芳是好人,可不能忘了他啊!”年秋季,有一医院门前一个大坑旁柳树上攀登玩耍,不慎从树上掉入3米深的水坑里,恰好张新芳路过,毫不犹豫跳进水坑中,经过打捞,终于把小女孩救上岸,挽救了生命。年冬,张新芳拿出元资助聂堆敬老院和县光荣院,买12车煤亲自送去,让位老人温暖过冬。逢年过节,还主动给敬老院老人送戏,请医生诊病11次,自费近万元,用真诚感化着老人们的心。
张新芳自办起油漆店以后,有一个“特别规定”,凡是军烈属、部队驻军、残疾人、困难户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购买油漆,一律按进价供应。西夏镇张堤村一位拄双捌的残疾老人和迟营一盲人去店购买油漆,按进价售给他们,使他们深爱感动。张新芳就是这样尽可能地给予帮助。他常说“能帮助别人,让我打心底里觉得高兴。”
张新芳办门店用诚信赢得了信誉。黄泛区农场的宋春丽把钱包遗忘在了柜台上,内装元现金和驾驶证,发现以后,及时与本人联系如数送还;一位叫牟胜利的顾客不慎把元现金掉在门店以后,张新芳一分不少地送给本人。
与门店相邻居住的黄氏老人和儿子都是残疾人,20多年来张新芳一直帮助他们倒垃圾、提水,逢年过节看望,送上慰问礼品。年县老年协会送给张新芳一块金匾,上书“天下孝子”。
年,有一次他去郑州抓艮化工有限公司进货,回来后盘账发现公司少收元,及时如数元退还。时隔不久,公司办公室给西华寄来三封充满激情的感谢信。一封寄给县委书记,一封寄给县供销社,一封寄给张新芳本人,赞扬他不为金钱所动的大公无私精神。县委书记杨盛道看后当即批示县电视台,把感谢信和张新芳的典型事迹连续播放3天。
年入夏的一天,东夏镇赵永启油漆门市部突遭大火,数万元商品毁之一炬,夫妇二人被烧成重伤。张新芳得知消息,医院看望,伤愈后,张新芳除免了他欠的元货款外,又赊给他一大车商品,帮助赵永启重新开业。三年后起死回生,赵永启不仅还清外帐,又走上了致富路。
年初冬的一天晚上,天下着蒙蒙细雨,张新芳在关门店时同,遇到赵学成、吴然荣两位八旬夫妇老人,贫病交加,素有慈善之心的张新芳询问后得知,两位老人家中一无所有,无处可归,要饭30多年。他关爱的心涌动了,收留居住,治病供养,并决心让老人有个美好归宿。两次自费去周口咨询,8次到西华营派出所、民政所和田庄村委摸底、调查、取证,费尽周折,奔跑4个多月,门店损失多元,理清了要办的事宜和程序,办齐了各种手续,把赵学成夫妇安排在西华县中心敬老院。张新芳为无亲无故的两位老人献出了儿子般的一片至孝,以天使般的圣洁之心给两位老人增添了无限光华。
年张新芳担起县老年协会副会长的重任,他先后去聂堆、西华营等15个学校进行爱国宣传32次,受教育学生达0多人次,评出童星、校星人次;为了把敬老爱老活动推向深入,从年重阳节付诸实施,开展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万人签名长卷活动,活动开展天,宣传签名多场,签名人数达10万人以上,参观长卷签名人数突破万人。这一活动被《河南卫视》“金色梦舞台”栏目播放。
张新芳的荣誉证书有一尺多高,在市、省、中央报纸登载他事迹的文章58篇。他多次受到周口市委和西华县委的嘉奖,西华县授予他“天下孝子”、“西华好人”、“道德模范”光荣称号;省、市、县电视台、报纸连续报道他视天下老人如亲人的美德;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县工会颁发“五一”劳动奖章、市命名为劳动模范、拥军优属模范;年5月,荣获了全国“奉献社会优秀影响力人物”奖杯、奖牌、锦旗和证书;年9月被评为全省“十大敬老楷模”。
西华穷车夫捡10余万元现金交民警还失主
年1月19日,在外打拼的西华县址坊镇杨姓夫妇带着几个老乡一年拼命挣的十多万元工资,匆忙往家赶。快到家了,粗心的他们才发现钱不见了;靠开电动三轮车拉客谋生的该县青龙岗社区居民李保捡到这笔巨款后,在原地等了一个多小时没见失主来领,他又把钱交到西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1月21日,在西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帮助下,这笔巨款完璧归赵。
据李保讲述,他平时靠开电动三轮车拉客挣点零花钱。1月19日10时许,一男一女从西华县西关汽车站坐上他的三轮车,对方要求把他们拉到西华老消防队附近。很快,李保把他们送到目的地。李保收了他们的车费钱后继续拉客。十多分钟后,一名乘客上了李保的车,发现车厢内放着一个女款提包和一部手机,便告知了李保。李保一看便知这个提包是刚下车的那两名乘客的,他当即把提包保管好,继续拉客。
“别管里面装的有钱没钱,提包落在我车上了,我就得试试看能不能找到失主。”李保说,他把乘客送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到那两名乘客下车的地方,希望能等到失主领走失物。可他在原地等了近一个小时,失主没有出现。到了晚上,他找来邻居,当着大家的面打开提包,希望通过提包里的证件找到失主。“打开一看,大家都愣了,包里装的全是百元现金,约莫着有十来捆,估计得有十几万元。”李保说,不知那部手机是处在关机状态还是他们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他们始终没把失主的手机打开。
次日,李保和家人一早就赶到西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把提包和手机一起交给民警。民警通过包里的身份证件得知,其中一名失主是该县址坊镇人。接到民警的电话,失主杨姓夫妇非常激动,表示一定要好好感谢这位拾金不昧的开三轮车的李保师傅。
原来,杨姓夫妇带着几个老乡在北京干点小工程。拿到工程款后,他们图省事没有存入银行,而是直接拿着现金匆忙赶回老家,想到家后再给老乡发工资。没想到他们太粗心,竟然把装有这么多现金的提包落在三轮车上。
1月21日,匆忙赶到刑警大队的失主杨女士对李保说:“如果不是你好心肠,把钱给俺原封不动地送到民警手里,俺这个年都没法过了!”
李保所在的青龙岗居委会张书记介绍,李保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孝顺父母、为人勤劳、厚道,像捡到这么多现金不动一点私心这种情况,都在大家意料之中。
当问到是什么样的初衷让他选择将钱送还给失主时,他微笑着说:“我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应该还给别人。我不能昧着良心做事,失主丢了钱包一定非常着急,将心比心我也应该把钱包尽快归还失主。”李保憨厚的笑容,简单、质朴的语言让众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纯朴与善良。
“我曾经也丢过钱,不过不是太多,但我能理解失主焦急的心情,这次能帮助他们,我感到非常开心。”李保坦诚地说,“这只是一件小事,没什么值得赞扬的,换了是别人也会这么做,我只不过是名普通群众,也是为人子,为人父了,为了更好地教育子女,给他们做个好榜样,我也要这样做,以后碰上这样的事,我还要这样做,这样我心里舒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