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景背后的他们

7月14日下午在工地拍照片,为做工程快报做准备。因为时间宽裕,顺便拍了一些人。

在美轮美奂建筑与葱葱郁郁的园林背后,他们仿佛低到尘埃里。

看到他们这些付出,对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理应更加珍惜。

1

四个儿子,年近六旬的母亲

工地上有不少女工。我见过浙江的,重庆的,中牟的,开封本地的。

女工大部分做一些清扫、整理的活。很少干送砂浆,送加气块这些又脏又累的。

在35号楼的升降机里遇到她。从一楼到七楼,狭小的空间里她一直看着眼前的一车砂浆。

我站在她的身后,偷偷地打量,轻轻按下快门,拍两张照片。

鞋面被砂浆覆盖,鞋跟部的帮已经皱了,露出的脚面沾满了泥土。皮肤长期跟砂浆接触,是容易被“打眼”的。

她的背有些驼,站直跟推起推车的时候差不多。

升降机到七楼,她用枯瘦的手熟练地开门、推车。干活很利索。

倒完这一车砂浆,她还需要往七楼再送半车。

她说她快六十了。家是周口西华县的——就是以逍遥镇胡辣汤闻名的西华县。她有四个儿子,三个已经成家,最小一个已经22岁,也该娶媳妇了。她想让小儿子去南方厂里打工,谈个媳妇回来,会省点彩礼钱。但是儿子执拗地在老家开面包店,并带动了两个哥哥学了做面包的手艺。

她说不出来干活不行啊,再不挣个苦力钱,咋给小儿子娶媳妇呀!

虽然对小儿子不愿意去南方工厂打工有些遗憾,但是讲起儿子开面包店,她语气里抑制不住地洋溢着自豪。

这是一位年迈但充满力量的母亲。

2

19岁,娃娃脸

30号楼地库施工入口。

第一眼看到他,圆圆的娃娃脸有些稚气,我猜测他是刚参加完高考,来工地打工挣学费的学生。因为12年前自己有这样的经历。

他是我在这个工地上见到的年龄最小的工人,19岁。不过不是高中生——技校刚毕业,原阳人。

在太阳的曝晒下,皮肤更加黝黑。汗珠从帽檐下下的额头沁出,流过眼角,流过两腮。灰色T恤被汗水浸透,像水洗过一样。裤子沾满了灰尘,有点分不出原色。运动鞋和工地上的灰尘一个颜色。

我冒昧地问了他一个问题: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到工地上干这类的脏活累活,你咋来这干了?

他笑了笑。牙齿在晒黑的皮肤映衬下显得异常洁白:“都是农村出来嘞,有啥活还嫌累?”

正说着,下面一位中年的工人师傅叫他往下送材料。

将加气块装车,推送,捆绑,吊送。每天的烈日下,他都在重复这些枯燥而劳累的动作。

3

5号楼,墙面瓷砖美缝。汗水肆无忌惮地浸透衣服。他默无声息,转注于手中的活,丝毫没注意旁边有人拍照。

5号楼,美缝与清扫。这两位一边干活一边大声地交流着以前打工的经历。在下面清理地面的工人,解开扣子,袒露胸膛,说起在济南打工日子,想起的都是快乐。

这位师傅来自安徽安庆。生活在长江边的他,对开封燥热的天气充满了不满。“我们那边热,但是经常下雨,下了雨就爽快些。”说归说,手里的活没停。铺砖,对缝,敲敲打打,一丝不苟。

前面是西华的那位母亲,后面拉加气块的是一位来自登封的中年汉子

——汗水也湿透了衣服。他很健谈,挺愿意跟人聊工地聊工友。

卸砖的女工。

这张只拍了一个背影。钢材太长,不好转身,在他调整的过程,我才有机会拍下照片。

在工地上着装最厚的一个人。用三轮车把铺路石材转运到园区里,再一个人卸下。

园区铺路运送石材的工人。清瘦,但精神矍铄。不知道他的年龄,看样子应该在60岁以上。

7月16日,在水系中蹚水行走的雾森系统维护工人。顶着10点钟的太阳,蹚着多米长的水系,两侧设备,往返检查。

4

绿化施工是目前施工的焦点。绿圳这批来自浙江与安徽的工人,付出了极大的劳动量。

四个人抬一棵树。在拍下这张照片之前,前面这位穿深色短袖T恤的工人,抬起土球时不小心跌倒。但是迅速起身,再次与大家扛起这棵树。

7月16日,洋房一区,更换枯死的树木。全靠人工抬。

抬出的枯树。

7月15日下午,雨过天晴。海马公馆一片清新。业主拍下一组洋房一区景观照片。我们看到的业已呈现的美,浇灌了工人们无数的汗水。

感谢海客会会员老淮提供照片。

近期







































贵阳治疗白癜风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xs/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