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7岁那年搬到西华路,那是年,数一数已有17年。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17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珠江新城从田园到CBD;中华广场从繁华到落寞;至于房价,02年的东山还是元/㎡,如今均价最低的从化,每个方也卖到了1元。广州是走在现代化最前沿的城市,17年,足以让沧海变桑田。但要是给你一架时光机,让你重回02年的西华路看看,你会发现,岁月并没有在这条街道上留下过多痕迹。道路两边依旧是披有历史外衣的楼房;路边的大树历经一次次台风依然枝繁叶茂;空气里弥漫的,还是那悠闲散漫的气息。这是条能让人静下来的道路。这里的人懂生活,不急躁,还很爱吃。曾有人把西华路评为“广州最好吃的路”,我认同这句话。虽然夹带着个人情感的主观因素,但这里三步一家肠粉店,四步一家粉面馆,有让选择困难症人士崩溃的食得好,有未开门就排长龙的牛杂店,有路过就想打包一份的腾元生煎,有数不清的茶餐厅、糖水铺...你能在这里从清晨吃到深夜,不重样。如果你问我,老广州到底长什么样子。我脑海中立刻浮现的,就是这条街道。从彩虹戏院到越富广场,我走了17年,从背着书包的寸头小屁孩,走成了虽算不上成功但至少能独立生存的社会青年。并且,我还会继续走下去。在资讯发达的当下,西华路已不是第一次被人们提起,它已成为很多游客来到广州后的打卡地之一。但就像岁月无法在这条路上留下太多痕迹,游人也无法让这条道路变得浮躁和商业,它还是17年前的那个样子。西华路值得来吗?来吧,你不会后悔的。shawn关于西华路最多的报道就是“美食”,很多美食博主都用“最有广州味”“一定要去”等词语来给这条街下定义。而西华路上的人情冷暖、光影浮动,看得最清的要数在这里屹立数十年的西华肉菜市场,让我们来听听,属于她的自白。
清晨是生机勃勃的吵杂声
我,每天清晨5点就会醒来,叫醒我的是汽笛声、吆喝声和夹杂着问价的窸窣脚步声。品种不一的蔬菜不断从集装箱中卸下,又放到不同的三轮车上。有人低价批发,有人摆摊零售。他们都会在摊位前放一盏灯,照亮了我,也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早上是讨价还价的街坊情
半睡半醒到了7点,天亮起来了,附近的街坊出来采购一天的肉菜。年轻人还在睡觉,中老年人早起,不仅来买菜,连着鲜花杂货一起买。转眼之间,8点到了,菜市场开始忙碌起来。我的外围也有不少小摊贩在卖着蔬菜水果。每天在我对面卖水果的阿叔,要是哪天见不到你我还不习惯呢~你们来看我,在第一层看到的就是卖各种肉类的,鸡鹅鸭猪牛鱼。卖鱼的阿姨眼看六路,耳听八方。一边杀鱼刮鳞,一边跟顾客讨价还价。嗓门虽大,人倒是挺可爱的。知道来我这里买菜的人,不是住在附近,就是上了年纪。个个都是小机灵鬼,和档主砍价个没完。15块钱的鱼砍到10块,果真是人精!明明此起彼伏的叫价声很吵,但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怎么的,我听着还挺习惯,不听还不舒服哈哈。买好肉之后,我带他们上来二楼买菜。要是你来我这里多逛两次,在同一个菜贩那里买过两三次之后,就算得上是熟人。下次再见到你来,还会热情跟你打招呼,顺便给你便宜几毛钱...还不到10点,二层都成了一个墟。走得慢些都会撞到人,菜贩都招呼不过来了。以前还会准备一堆散钱找零,现在挂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uaxianzx.com/xhxxs/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