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7月份
拍了一部片
《尋食記·西華Dining》
一直拖到現在
都還沒剪出來
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
《尋食記·東山Dining》
點擊觀看《尋食記·東山Dining》!??
打算在《冬末·夏未》首映之後
把這部講述西華美食的片子剪出來
所以現在先一睹為快吧!
這次的照片質量不行啊
因為好看的在視頻部分
大家權且當花絮來看吧
1、合興小食店
西華路第一津街44號
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專做瀨粉
其實我個人並不太熱衷瀨粉
但這裡的瀨粉吃得我
欲罷不能
瀨粉是廣州最古樸的一面
過去老廣州常以瀨粉做早餐
合興可算是全廣州最正宗的了
瀨粉保持傳統手工做法
有淡淡米香
粗粗稠稠
加上蝦米、冬菇、豬油渣、榨菜等配料
味道傳統美味一流
2、林師傅食雜店
西華路號
這裡的牛三星和竹昇麵都是推介之選
據說年
曾為富貴人家擔任主廚的林夫人
創立了一家林記牛腩粉檔口
做得街知巷聞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
她的兒子繼承母業
放入30多種藥材的牛三星湯依然散發濃香
給予食客“驚艷”之感
這裡的牛腩粉的湯就是牛腩汁
牛腩燜得非常入味
雖然牛腩偏鹹
但是有自製酸蘿蔔解膩
來了除了瀨粉還要記得試試牛三星
3、騰元生煎
西華路號之一
說到西華路
怎能不提騰元生煎?
這裡的環境簡陋之極
但是每天門口的隊伍的長短
就可以判斷其經久不衰的人氣
首先要輕輕咬開一個小口
喝掉裡面的鮮甜的湯汁
然後再一口吃下去
皮的厚度適中
肉餡夠鮮嫩
再加點醋
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4、食盈碗仔翅
西華路金平大厦星璽廣場街舖
大家多少都估到這就是碗仔翅了
名字都很好聽
人比花嬌、花容月貌、龍精虎猛、錦上添花
下料也是非常的足
一直吃都有料
比很多店真材實料多了
5、芝麻糊世家
康王路西華路勝佳超市旁
門口兩個壯漢一邊搾芝麻一邊吆喝
黑芝麻爆開的濃香吸引了很多食客
室內一主廚負責點餐
時不時還要負責熬芝麻糊
三人各司其職
卻也井井有條
師傅把芝麻糊粗暴地舀到碗裡
賣相不敢恭維
但是熬好的芝麻糊濃郁度和香味都十分到位
也不會過甜
齒頰留香味道純正
6、芳記小食店
西華路號
芳記的布拉腸是真的用布拉
不像現在很多的腸粉店都是用機器做
手工製作的布拉腸傳統之餘更佳細膩
有米香也有韌性
鴛鴦腸和牛肉腸是必食
芳記的牛肉片是能清楚看到紋理的
不是市場隨便買回來的調味牛肉
簡簡單單的一道腸粉
卻每一口都很滿足很激動
7、牛佬牛雜湯
原金花廟3號
一直很喜歡吃牛雜湯
拍片拍到一半被Brandon拉去吃牛雜
不知道為什麼Brandon點了個辣的
明知道我吃不了辣
但是牛雜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讓我回想起東山口的肥佬牛雜
8、三和美食
西華路號
西關荔灣和東山的區別就是
東山要多熱情有多熱情
荔灣是你愛吃不吃不吃滾蛋
但是三和美食的老闆娘超好人
知道我們是來拍攝的
還專門把店裡的招牌都拿出來
牛腩豬腸粉腩汁夠味
甜醬就自己加
滑雞粥粥底本身不差也不會太稀
加上粥料新鮮真的很掂
鹹煎餅夠脆口送粥一流!
老字號店老街坊一定知
早餐午餐來是不錯的選擇
性價比也很高
9、珍珍小食店
西華路號
這家店的招牌應該就是牛腩珍珠粉了
一來到就排著長隊簡直就是一家網紅店
一碗煲仔牛腩珍珠腸20塊
味道很足
珍珠腸還可以換成沙河粉等
牛腩也可以換成牛肚等
牛腩燜得很“淋”
豬腸洗得很乾淨
不用怕“痴牙”
因為味道夠濃
腸粉都不用打散再沾汁食
10、沙灣甜品食館
西華路第一津33號舖
這家甜品店主營各種奶製品
店內均為上了年紀的阿姨看店
地處市井很接地氣
西華路真的能讓你感受到
那種懶洋洋的愜意
無論是薑撞奶還是雙皮奶
都有著其應有的味道和口感
另外杏仁炒奶不但保留了香濃的奶味
更突出了杏仁味來助場
炒製中凝固的蛋清也豐富了口感
拍片那幾天真的很熱
在休息過程中
Brandon提議喝玻璃樽和冬瓜汁
簡直是清涼又解暑
貌似在飛速發展的廣州
已經很難找到盒裝冬瓜汁和傳統玻璃樽了
所幸在老荔灣、海珠區和東山的一些士多還能找到
每喝一口覺得都在喝著童年
拍攝過程固然是很很辛苦的
但一路上吃到了這麼多美食
而且拍到了那麼多傳統小食店
還是非常有成就感
廣州有隱藏在珠江新城裡的頂級西餐日料
也有隱蔽在西關荔灣的傳統小吃
一座城市的雙生
摩登與傳統並進
高尚與樸素並存
最後放一張我可愛的製片的照片
希望他可以趕緊催我剪片
既然《冬末·夏未》定檔4月
那《尋食記·西華Dining》就定檔5月吧
馬上點擊“閱讀原文”觀看高清版《尋食記·東山Dining》!??
拍攝過程著實遇到很多困難
特別是在那段艱難的時期
感謝劇組的每一個人
感謝你們在技術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勵
希望《尋食記·西華Dining》能如期上映!
關注我:CHerSam哥的美食指南
為你搜羅更多物超所值的美食!
CherishSam出品
??AllRightsReserved
吃碗瀨粉,喝個早茶,廣州早晨!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北京还能治疗白癜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