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拥有雄厚的军工实力,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四川是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核心任务的省级行政区域。在积极推进全面改革创新进程中,四川不断完善军民融合发展推进机制,致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当好全国军民深度融合的“探路先锋”。
近年来,四川在全国率先设立了规模达亿元的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揭牌成立了全国首个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首个高新装备先进材料产业联盟,军民融合正朝着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不断迈进,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北斗卫星手表
1军工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一些电商网站,由成都天奥电子公司设计生产的北斗卫星手表持续受到热捧。手表具有授时、定位、指南针、高度气压测量等功能,数据精度很高,直击驴友兴奋点。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逐步实现全球覆盖,北斗手表将可随时随地通过卫星授时,实现与当地时间“秒同步”。
成都天奥电子公司是中国电科10所控股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有着纯正的军工血统。在一些卫星发射任务中,正是中国电科10所研制的“时统设备”,为发射提供“对表”服务,确保了全系统保持同步行动,毫秒不差。
近年来,天奥电子公司将卫星授时和导航技术与传统钟表技术相结合,生产军用北斗手表,接着很快将之推向民用市场,受到广泛欢迎。
北斗手表是一项成功的军转民技术应用。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推进,在军工大省四川,大量军工技术正揭开神秘面纱,逐步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四川军工产业起步较早,“一五”时期,国家实施“”重点工程,很多重点项目落户四川。“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重点军工企事业单位陆续在川兴建起来。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全国工业投资的1/8、国防军工投资的1/4集中在四川。后来,随着国家三线调迁政策的实施,一批原地处川、渝山区的军工单位陆续搬迁到成渝等大中城市。
目前,国防科技工业依然是四川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保持高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国防科技工业累计实施重大项目超过0个,总投资超过亿元。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从年的亿元增长到年的3亿元。另有资料显示,四川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投资约占全国的1/6,排名全国首位。四川以其雄厚的军工实力,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率先迈出军转民步伐,长虹、九洲、灵通等军工企业纷纷发挥优势,推进成果转化运用,开展民品研发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在电子信息、生物化工、光机电一体等高科技领域形成产业规模,推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批军工技术加速民用转化,曾经遥不可及的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基于军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建立的三维地理信息智慧城市云平台也将带来城市管理和群众生活的革命。年年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参与完成的“非制冷红外辐射热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项原本用于坦克夜视仪的技术,向民用转化后开发出汽车夜视仪,可以大大扩展驾驶员夜间行车的视野,未来,该技术还可应用于森林防火。
当前,四川正着力打造军民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积极探索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在这里,雄厚的军工资源优势正转化为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国防科技正深入各个方面,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民口企业深入军品产业链
年9月,广西南宁,在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携旗下四型固定翼与旋翼无人机系统惊艳亮相,并于博览会开幕式当天举行了盛大的无人机产品发布会,引起广泛白殿疯病白癜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