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西华县召开决战脱贫摘帽九月攻坚第二次通报大会,反馈市脱贫攻坚核查意见,通报决战脱贫摘帽九月攻坚第二周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脱贫攻坚工作。周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刘孟连,市扶贫办主任韩华,西华县领导林鸿嘉、田庆杰、程维峥、周晓燕、郭峰、高潮、胡军华、陈秉生、李涛、郝清俊、王献超、张晓伟、杨凤臣、王卫东、周勇等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脱贫攻坚第二督查巡查组组长李涛向我县交办市核查组反馈意见,县委书记林鸿嘉代表县委县政府接受反馈意见。
刘孟连强调,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进一步认清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繁重性,把抓好脱贫攻坚作为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任务,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准,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做到扶贫工作更加务实、脱贫过程更加扎实、脱贫结果更加真实。二要进一步补齐短板,全面实现问题清零。要按照问题整改工作要求,立足实际,深入开展“大宣传大整改大落实大提升”活动,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三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要按照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紧盯脱贫各项目标,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四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始终保持从严从实的工作作风,把“目标”刻在心上、把“执行”视为铁律、把“担当”作为自觉,苦干实干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周口力量。
林鸿嘉要求,一要变问题为机遇,以问题整改的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在问题导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现问题不可怕,发现问题多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下功夫发现问题,能力不足找不到问题,发现了问题不去整改或整改不彻底。在问题导向的工作机制下,不直接比干了多少,不直接比干得多好,而是以核查问题的多少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依据,市脱贫攻坚核查是在帮助我们工作,为我们找到了整改的靶子和目标,我们一定要把这次市核查变成改进工作的机遇,把省市决策部署变成作战令、路线图,把核查发现问题变成军令状、任务书,一条一条找原因、一项一项抓整改、一件一件抓落实,举一反三查弱项、立行立改补短板,确保所有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二要变压力为动力,以绣花的真功夫推动脱贫攻坚的真精准。当前,从县委常委到每一位处级干部,从县直干部、乡村干部到每一位脱贫责任组长、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和帮扶队员,大家都感到压力很大。要把这种压力变成动力,以绣花的功夫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水平。要把这种压力和绣花的功夫体现到“两不愁四保障”和“三率一度”上,不论是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在“吃不愁、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和安全饮水”六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就是漏评或错退,就会影响“三率一度”。我们一定要对照“两不愁四保障”的要求,把所有农户全部分包到人,全面排查,全面入户,全面解决问题,力求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要把这种压力和绣花的功夫体现到贫困识别再精准、帮扶措施再精准、退出程序再精准、政策宣传再精准“四个再精准”上,抓住九月攻坚的机会,重点做好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清退贫困户、脱贫不脱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一般农户五类人群的精准识别工作,全面提升工作精准度和群众满意度。要把这种压力和绣花的功夫体现到信息数据百分之百精准、错退漏评错评百分之百清零、扶贫政策百分之百到位、基础设施百分之百开工并如期竣工、美丽乡村工作百分之百同步“五个百分之百”上,全县各级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扶贫政策,做到“四个一口清”:主要政策“一口清”,贫困标准“一口清”,任务要求“一口清”,村情户情“一口清”。三要变被动为主动,以过真碰硬的大督查推动脱贫攻坚的大提升。要通过压实责任、增强合力、真督实查变被动为主动。要健全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强化县级主体责任、部门协同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督查巡查责任“五个责任”,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县处级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上,每周入村开展工作不少于5天,住宿不少于2个晚上。县直委局“一把手”吃住在村开展工作,把办公地点转移到村里,边开展帮扶,边处理公务。各乡镇办事处党政班子成员、村级脱贫责任组组长每天必须到分包的村开展工作。县直单位除安排必要的窗口服务人员和应急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白天一律下乡入村帮扶;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要严格执行“七天五夜”工作制,坚持吃住在村,昼夜开展工作。要紧紧围绕“九月攻坚方案”特别是贫困县退出、贫困村退出、贫困户退出标准、“两不愁四保障”、“三率一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等考核指标,全面加强督查,全面推进工作落实。
会上,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察委员会主任李涛通报了我县决战脱贫摘帽九月攻坚第二周督查情况。东夏亭镇、田口乡、县城管局和农行西华支行主要负责人作了大会检讨。
赞赏